血栓是心肌梗塞、腦卒中、肺栓塞、惡性腫瘤等多種疾病發展過程中血管內重要的病理事件。血栓由膠原、組織因子、凝血酶等因素觸發,誘導局部血小板活化、纖維/纖連蛋白復合物形成,這些關鍵成分共同參與構建包括腫瘤在內多種疾病的血管內微環境。因此,誘導或抑制不同疾病中的血栓組分,是納米藥物血管調控中的關鍵治療策略。
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聶廣軍課題組長期與跨學科多領域課題組保持緊密合作,致力于探索利用血栓微環境的各項重要組分,以解決重大惡性疾病納米藥物診療面臨的瓶頸問題。近期成果包括提出凝血酶富集策略(NatureBiotechnology,2018,36,258),血小板抑制策略(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2017,1,667),膠原/纖連蛋白抑制策略(NatureCommunications,2018,9,3390),纖維蛋白-纖連蛋白復合物靶向策略(AdvancedMaterials,2019,1906799),組織因子沉默策略(NanoLetters,2019,19,4721)以及利用血小板的腫瘤趨向性遞送納米藥物策略(AdvancedMaterials,2019,31,32)等。
近,聶廣軍課題組利用仿生血小板納米顆粒實現血栓性疾病局部急性血栓的溶栓治療,相關工作在線發表在《*材料》(AdvancedMaterials)上(EngineeredNanoplateletsforTargetedDeliveryofPlasminogenActivatorstoReverseThrombusinMultipleMouseThrombosisModels,DOI:10.1002/adma.201905145)。該工作針對目前血栓溶栓臨床一線用藥阿替普酶(rt-PA)出血風險高、治療時間窗窄、半衰期短的三個核心問題,提出利用血小板膜納米顆粒搭載溶栓藥物的策略。該策略改善阿替普酶的藥代動力學;利用血小板膜納米顆粒表面多種參與血栓形成的關鍵受體(包括整合素αvβ3、CD62p、GPVI、GPIbα等)靶向血栓部位,優化其藥效動力學,降低了潛在的出血風險。該納米藥物制備簡便,并在小鼠腦卒中、肺栓塞、腸系膜血栓三個血栓性疾病模型上顯示出廣譜的優化溶栓治療效果。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