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號,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的熊巍課題組在eLife雜志上發(fā)表題為小鼠的TMC1蛋白通過參與形成漏電流通道來調節(jié)其聽覺毛細胞的頻率選擇性和興奮性的文章。
很多興奮性細胞表現(xiàn)出稱之為“漏”電導,在控制膜電位和興奮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聽覺聽覺器官耳蝸中毛細胞上,一直認為是機械傳導通道提供該漏電導,毛細胞中的機械傳導通道將聲音引起的振動轉化為電脈沖,從而興奮毛細胞,該過程需要膜蛋白TMC1和TMC2,近兩者被認為是機械傳導通道的核心組成部分;而沿著耳蝸的長度方向根據(jù)毛細胞感受頻率從低到高,其機械傳導電流的幅度也是從小到大,是毛細胞頻率選擇性的體現(xiàn)。
研究探討了TMC蛋白在哺乳動物耳蝸毛細胞中參與漏電導。利用分離小鼠耳蝸毛細胞的電生理記錄、基因敲除和挽救實驗等方法表明,毛細胞有明顯的漏電流,該漏電導只需要TMC1而不需要TMC2,并且不同于機械轉導通道提供的漏電流。
實驗表明,這種TMC1依賴的漏電導并沿耳蝸的長度隨頻率選擇性變化,調控了去極化膜電位,提高了毛細胞的興奮性。有意思的是雖然TMC1參與建立漏電導和機械傳導電導這兩種通道特性,但通過對TMC1的假定成孔區(qū)的半胱氨酸誘變的操縱實驗表明,同一氨基酸參與這兩個通道的作用有顯著差異,因而對TMC1實際參與通道的方式提出了新的疑問。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