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煤機是火力發電廠燃煤機組制粉系統的主要輔助設備,是將原煤磨碎至滿足鍋爐懸浮燃燒細度的動力機械。磨煤機在運行過程中,煤與空氣接觸被氧化形成CO氣體和碳,同時摩擦產生的熱量將首先引起煤粉的不*燃燒,從而產生大量的CO氣體。CO氣體濃度在磨煤機內部有限空間的增加,降低了磨煤機內可燃混合物的著火點,增加了磨煤機著火或爆炸的危險性。
《DLT5203-2005火力發電廠煤和制粉系統防爆設計技術規程》要求:在燃燒爆炸感度和揮發分較高的煙煤和褐煤,采用中速磨或雙進雙出磨煤機直吹式制粉系統時,宜設置磨煤機CO監測系統。
CO氣體檢測的主要方法有:紅外線吸收法、電化學法、電氣法(熱導式和半導式)、色譜法,目前CO氣體濃度在線檢測通常使用紅外線吸收法、電化學法。
不難看出紅外線吸收法無論在檢測技術還是維護成本上較電化學法均有優勢。除此之外,基于紅外線吸收法的紅外氣體分析技術具有測量范圍寬、靈敏度高、測量精度高、反應快、選擇性好等優勢,但在紅外線法測量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水汽、CO2對CO氣體的干擾。
CO的紅外吸收波長在4.6μm附近,CO2在4.3μm附近,水汽在1~9μm波長范圍內,幾乎有連續的吸收帶。CO2和水汽與CO的特征吸收波長范圍有重疊部分,且CO2和水汽的濃度遠大于CO的濃度,這對CO的測量有著明顯的干擾。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