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環境標準規定,凡粒徑在10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統稱為總懸浮顆粒物簡稱TSP.粒徑大于100微米的叫做降塵。另一種粒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叫飄塵簡稱PM10.飄塵中很大一部分比細菌還小,人眼觀察不到,它可以幾小時、幾天或者幾年飄浮在大氣中。飄浮的范圍從幾公里到幾十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因此在大氣中會不斷蓄積使污染程度加重。飄塵也稱可吸入塵,它能越過呼吸道的屏障,粘附于支氣管壁或肺泡壁上。粒徑不同的飄塵隨空氣進入肺部,以碰撞、擴散、沉積等方式,滯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各種粒徑不同的微小顆粒,在人的呼吸系統沉積的部位不同,粒徑大于10微米的,吸入后絕大部分阻留在鼻腔和鼻咽喉部,只有很少部分進入氣管和肺內。粒徑大的顆粒,在通過鼻腔和上呼吸道時,則被鼻腔中鼻毛和氣管壁粘液滯留和粘著。據研究,鼻腔濾塵機能可濾掉約為吸氣中顆粒物總量的30~50%。由于顆粒對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使鼻腔粘膜機能亢進,腔內毛細血管擴張,引起大量分泌液,以直接阻留更多的顆粒物,這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若長期吸入含有顆粒狀物質的空氣,鼻腔粘膜持續亢進,致使粘膜腫脹,發生肥大性鼻炎。此后由于粘膜細胞營養供應不足,使粘膜萎縮,逐漸形成萎縮性鼻炎。在這種情況下鼻腔濾塵機能顯著下降,進而引起咽炎、喉炎、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等。
長期生活在飄塵濃度高的環境中,呼吸系統發病率增高。特別是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如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發病率顯著增高,且又可促進這些病人病情惡化,提前死亡。
? 在顆粒物表面還能濃縮和富集某些化學物質如多環芳烴類化合物等,這些物質常常濃縮在顆粒物表面,成為該類物質的載體,隨呼吸進入人體成為肺癌的致病因子。許多重金屬如鐵、鈹、鋁、錳、鉛、鎘等的化合物附著在顆粒表面上,也可對人體造成危害。在作業環境中長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塵,可以使人得矽肺病。這類疾病往往發生于翻砂、水泥、煤礦開鑿等工作中。另外石棉礦開采及其加工中石棉塵被人吸入也可成為致癌因子。總之,顆粒物特別是10微米以下的飄塵是影響人體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