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主要有兩個用途:
1. 藥物(也包括其他處理方式如放射線照射)對體外培養的細胞毒性的測定;
2. 細胞增殖及細胞活性測定。
檢測原理為活細胞線粒體中的琥珀酸脫氫酶能使外源性MTT還原為水不溶性的藍紫色結晶甲臜(Formazan)并沉積在細胞中,而死細胞無此功能。二甲基亞砜(DMSO)能溶解細胞中的甲臜,用酶標儀在490nm波長處測定其光吸收值,在一定細胞數范圍內,MTT結晶形成的量與細胞數成正比。
根據測得的吸光度值(OD值),來判斷活細胞數量,OD 值越大,細胞活性越強(如果是測藥物毒性,則表示藥物毒性越小)。
貼壁細胞:
1、收集對數期細胞,調整細胞懸液濃度,每孔加入100ul,鋪板使待測細胞調密度至1000-10000孔,(邊緣孔用無菌PBS填充)。
2.、5%CO2,37℃孵育,至細胞單層鋪滿孔底(96孔平底板),加入濃度梯度的藥物,原則上,細胞貼壁后即可加藥,或兩小時,或半天時間,但我們常在前一天下午鋪板,次日上午加藥.一般5-7個梯度,每孔100ul,設3-5個復孔.建議設5個,否則難以反應真實情況
3、5%CO2,37℃孵育16-48小時,倒置顯微鏡下觀察。
4、每孔加入20ulMTT溶液(5mg/ml,即0.5%MTT),繼續培養4h。若藥物與MTT能夠反應,可先離心后棄去培養液,小心用PBS沖2-3遍后,再加入含MTT的培養液。
5、終止培養,小心吸去孔內培養液。
6、每孔加入150ul二甲基亞砜,置搖床上低速振蕩10min,使結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聯免疫檢測儀OD490nm處測量各孔的吸光值。
7、同時設置調零孔(培養基、MTT、二甲基亞砜),對照孔(細胞、相同濃度的藥物溶解介質、培養液、MTT、二甲基亞砜)。
懸浮細胞:
1、收集對數期細胞,調節細胞懸液濃度1×106/ml,按次序將:
① 補足的1640(無血清)培養基40ul;
② 加Actinomycin D(有毒性)10ul用培養液稀釋 (儲存液100mg/ml,需預試尋找*稀釋度,1:10-1:20);
③ 需檢測物10ul;
④ 細胞懸液50ul(即5×104cell/孔),共 100ul加入到96孔板(邊緣孔用無菌水填充)。每板設對照(加100ml 1640)。
2、置37℃,5%CO2孵育16-48小時,倒置顯微鏡下觀察。
3、每孔加入10 ul MTT溶液(5 mg/ml,即0.5%MTT),繼續培養4 h。(懸浮細胞推薦使用WST-1,培養4 h后可跳過步驟4),直接酶聯免疫檢測儀OD570nm(630nm校準)測量各孔的吸光值)
4、離心(1000轉x10min),小心吸掉上清,每孔加入100 ul二甲基亞砜,置搖床上低速振蕩10 min,使結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聯免疫檢測儀OD570nm(630nm校準)測量各孔的吸光值。
5、同時設置調零孔(培養基、MTT、二甲基亞砜),對照孔,每組設定3復孔。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