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Q121Ⅱ 數據采集雙堿法脫硫實驗裝置
DYQ131Ⅱ 數據采集固定床吸附實驗裝置
DYQ136Ⅱ 數據采集液膜吸收器
DYQ111 活性炭吸附氣體中二氧化硫實驗裝置(全不銹鋼、帶活性炭再生)
DYQ112 活性炭吸附氣體中二氧化硫實驗裝置(有機玻璃)
雙堿法脫硫除塵工藝原理:采用堿水(燒堿或碳酸鈉)洗滌煙氣,反應生成物進入置換池添加石灰(氫氧化鈣)置換,置換后的反應生成經過氧化、濃縮、干化,水循環使用。經多年使用,雙堿法脫硫工藝的缺點逐步暴露出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氫氧化鈉或碳酸鈉與二氧化硫反應同時也會與二氧化碳反應,煙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遠遠高于二氧化硫含量,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亞硫酸鈉,這2個反應是同時進行的,因二氧化碳含量大很多,故碳酸鈉產生量相當大,碳酸鈉部分與溶于水的二氧化硫再次反應,但二氧化硫在第1次噴淋洗滌后含量很少(部分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亞硫酸鈉),二次反應后還會出現大量的碳酸鈉排入置換系統,故二氧化碳消耗的氫氧化鈣(置換后實際消耗為氫氧化鈣)量很高(受脫硫效率、洗滌效率、停留時間影響)。
2、亞硫酸鈉與石灰(氫氧化鈣)反應較快(置換系統內反應),但硫酸鈉與氫氧化鈣很難反應,脫硫循環水中硫酸鈉含量不斷增加,脫硫效率不斷下降,導致煙氣排放超標,也導致燒堿消耗量大大增加
3、亞硫酸鈉與石灰(氫氧化鈣)反應段無有效手段控制反應效率,即無法控制置換效率,導致未經置換的亞硫酸鈉氧化為硫酸鈉,因硫酸鈉很難與氫氧化鈣反應,導致浪費和影響脫硫效率。
4、因為置換系統無法分辨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故氫氧化鈣在噴淋水中的含量會很高,導致結垢。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