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復筒法是一種應用于緩控釋制劑釋藥分析的典型裝置。該裝置由一排6個或7個裝有溶出介質的平底玻璃管(又叫外管)置于水浴中組成,外管共有6排,可根據需要盛放不同pH介質。外管上方由6根或者7根往復運動的玻璃管(又叫內管)組成,內管是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或其他惰性材質管,管的頂部和底部用帶篩網(防止未溶解的活性成分進入介質中)的蓋子密閉,制劑置于內管。馬達和驅動組件使得內管在外管內垂直往復運動,使制劑不斷地暴露于外管容納的介質中;允許內管逐行移動,以將未溶解的藥物產品暴露于不同pH介質中。
往復筒法有哪些優勢和應用案例?
往復筒法能夠改變介質的pH值和組成、攪拌速率、離子強度、每排運行時間、往復時間以及瀝干時間,并能夠根據需求添加表面活性劑和惰性珠子,適用于緩控釋制劑、膠囊、微丸、咀嚼片、定時釋放制劑、定位釋放制劑、遲釋制劑等藥物制劑的溶出度測試。
案例1:籃法和槳法測定磺胺類藥物HPMC骨架型緩釋片溶出曲線的區分力低,而在往復筒內使用塑料珠能更好地模擬體內產生的機械力,此時獲得體外溶出結果與體內數據一致。因此,往復筒法能更好地模擬藥物的體內溶出性能,建立體內外相關性(IVIVC)。
案例2:對于咀嚼片的體外溶出度測試,由于籃法和槳法缺乏機械剪切,很難將咀嚼片中的API分散并溶出。在往復筒中,添加玻璃珠可以進行更強烈地攪拌,模擬咀嚼使咀嚼片解體。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