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與氨氮的關系
COD與氨氮是每個污水處理從業者不能跨過的話題,COD與氨氮的關系也是我們要直面的,搞清楚兩者的關系,才能更好的為微生物服務!
COD與氨氮相愛的情況,一般發生在除碳工藝中(除碳工藝:只為了去除COD為目的,在去除COD的同時氨氮與TP也順路除掉了),微生物在除碳工藝中同時利用兩者參與代謝,缺一不可,就像熱戀中的人那樣,互相包容,形影不離!如世間美好環環相扣!
在除碳工藝中我們到的一個比例C:N:P=100:5:1,這個比較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營養比,該比例只適用與除碳工藝中,很多基礎知識中根本沒有做細致的介紹,導致很多小伙伴誤認為所有工藝的營養比都是這個值,其實不是的,一般脫氮工藝:C:N比是4~6:1,除磷工藝:C:P=15:1。
所以,除氨氮可以用相愛的手法,提高CNP比到100:5:1就可以,之前寫的非中毒情況下硝化崩潰能不能加碳源的問題,特殊情況下(不差錢并且放棄了硝化)是可以加的,只要營養比適合,多少氨氮(一般小于500PPM,大于500PPM一般采用物化預處理了)都能去除!
COD與氨氮相殺的情況,一般出現在脫氮工藝中,脫氮工藝中COD與氨氮分別參與了反硝化與硝化過程,相當于業主與供貨商的區別,反硝化是集大成的業主,而硝化是配件供貨商,大家不越界還能好好相處,如果跨界,業主想要自己做配件了,只能有一個結局,供貨商出局!
這就是有機物沖擊硝化的情況!
在脫氮工藝中,硝化細菌只占菌膠團的5%~10%,異養菌數量還是處在的地位,對于有機物的沖擊,文獻及教材中只給出來一個異養菌與自養菌爭奪氧氣。
但是,如果DO很高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實現同步硝化?
主流工藝下很難,所以,爭奪氧氣只是一個原因,在筆者十幾年的高氨氮廢水從業過程中,經過了多次的有機物沖擊導致的硝化崩潰后,提出了優勢菌競爭論,這幾年寫過的關于氨氮超標的文章中或多或少都有體現,但是沒有詳細說明過,本文做一個詳細的介紹:在脫氮工藝中,在異養菌數量處在地位的情況下,控制曝氣池內有機物的量,人為的控制異養菌的代謝底物,使異養菌處在內源代謝,增殖速率緩慢,而自養型硝化菌在底物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氨氮代謝繁殖,擴大種群,使其在曝氣池中處于優勢狀態,硝化得以建立!當在硝化池內有機物過多的存在,會導致異養菌過快的增殖和代謝,而自養菌增殖本來就緩慢的,兩者不同的狀態下,異養菌擠壓了自養型硝化細菌的生存環境,異養菌成為優勢菌種,自養型的硝化菌自然而然的被淘汰了!這也是除碳工藝(例如單純的曝氣池、經典SBR工藝等)中,很難建立硝化的原因!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