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抹涂方法:玻璃鱗片膠泥襯里施工為手工作業,表面質量、鱗片倒伏排列方向、界面氣泡消除、防腐層厚度把握等這些關鍵的技術,都取決于施工人員的技術熟練水平、責任心及現場監管。有必要將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點提出來如下。
(1) 玻璃鱗片膠泥膠化時間控制。對應基材溫度下的45min~60min 的膠化時間是比較合適的,值得注意的是基材溫度往往較環境溫度低一些,因此配料時還需要考慮:環境溫度和基材溫度的區別、一次性施工面積、一次性配料量、施工人員的單位時間施工能力、配料現場和施工現場距離等。
(2) 施工中導入的氣泡的抑制。施工時,施工料嚴禁隨意攪動;托料、上饅刀、饅抹應該循序進行;盡可能減少隨意翻動、堆積的習慣;饅抹時,饅刀與被抹面應保持適當的角度;慢抹速度適當;單向饅抹;嚴禁物料堆積再向四周攤開式抹涂。
(3) 施工中導入的氣泡的消除。采用的羊毛輥單向壓光滾實。滾壓前羊毛輥一般用苯乙烯或清樹脂膠液浸蘸飽滿。
(4) 表面流淌的抑制。表面流淌破壞襯里層表面外觀效果, 更會破壞內在鱗片的定向排列分布。表面流淌的抑制,是根據施工環境溫度,調整膠料的粘度來控制的,當然白炭黑觸變劑更是膠料配方中改善這一問題的關鍵。此外,在玻璃鱗片膠泥材料接近凝膠時,粘度增大時,可采用壓光輥定向輥壓,即可達到重新定型復位之目的,也可達到有效控制流淌的效果。
(5) 搭接端面處理。務必采用搭接縫,而不能采用對接方式處理端面。此外,每層施工的端界面應盡可能相互錯開,使其處于封閉狀態。
(6)玻璃鱗片膠泥 厚度控制。一般鱗片膠泥整體厚度的平均值控制在要求厚度的-0.2~ 0.4mm 范圍內。厚度平均是為了被防護表面具有近似等同的防腐蝕能力,避免局部首先破壞;厚度太后,成本高不說,也并不是說越厚越好,太厚了防腐層的整體線性膨脹系數和基材相差更大,更容易脫落;實際操作中可通過不同層采用不同顏色,避免局部漏涂或局部重涂。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