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體溫不用手持測溫,過這道門就行!超37.3℃會自動抓拍
LB-107紅外熱成像門式測溫儀 使用注意事項
LB-107熱成像門式測溫儀使用注意事項
LB-107紅外熱成像門式測溫儀
3月5日上午,位于四川綿陽的四川興事發門窗公司內,工作人員輕松無阻地進出大門,沒有人手持測溫槍測體溫,但進出人員的體溫狀況卻盡在檢測人員掌握中。原來,這個大門名為“紅外智慧測溫門”,可以對檢測熱像和實景影像進行自動儲存,一旦發現體溫異常人員,將及時發出聲光報警;當溫度超過預設值(出廠設置為37.3℃),還會自動抓拍儲存。
↑員工進門,紅外自動測體溫。
記者體驗:
進大門體溫就顯示在電腦上 異常將報警
當天上午,紅星新聞記者來到該公司辦公樓大門口。進入大門后,體溫就顯示在門口一臺電腦上,值班保安看得清清楚楚。紅星新聞記者找來公司多名工作人民進行測試,當大家一起進入大門時,電腦上自動成像并顯示每個人的體溫。
隨后,一名工作人員在門口打燃打火機,門上的燈就自動閃爍,而且發出報警的聲音。這時,電腦上自動抓拍到了打火機,在火苗的位置顯示為66.8℃。另外一名工作人員在門外點燃一支香煙,當他拿到手上靠近大門時,報警聲響起,門上的警示燈也閃爍不停,這時電腦上同樣自動抓拍到了香煙,在香煙的位置顯示為175.4℃。
↑打火機溫度被自動抓拍。
四川興事發門窗公司技術總監劉詩兵介紹,公司2月3日復工,每天有600余名員工進出。因為疫情,他們安排了3個入口,每個入口有工作人員手持測溫槍進行體溫檢測,還有人進行登記,3個入口共需要19名工作人員。
技術攻關:
可滿足學校、機場、會議中心等區域檢測
“手持測溫槍測體溫,不僅速度慢,而且需要的員工多。以前我們就規劃出了健康、智能家居產品的發展方向,這次疫情‘催促’我們加快研發的步伐。”劉詩兵說,2月3日公司正式立項,由四川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牽頭,開展研發紅外智慧測溫門。
據介紹,紅外智慧測溫門結合了電子技術、紅外線技術,基于計算機神經網絡算法,可在短時間內實現數百人體溫同時測量。該平臺還連接了云平臺,可以對檢測熱像和實景影像進行自動儲存,一旦發現體溫異常人員,將及時發出聲光報警;當溫度超過預設值(出廠設置為37.3℃),還會實現自動抓拍儲存,可滿足學校、機場、會議中心等人員出入密集的公共區域檢測。
↑員工進門時紅外測體溫,電腦自動顯示測量結果。
LB- 107 門式熱成像測溫儀
產品介紹
門式熱成像測溫儀 ,可以識別有無戴口罩 ,并進行提示 ,體溫超
溫報警 。 響應時間短 。
可拍照 ,錄像對人員信息進行記錄 ,數據儲存在電腦中 ,可實時
查詢 。
熱紅外模塊 :
氧化釩(VOx )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 ,像素 256×192 動態非接觸測溫 ,精度高達±0 . 5℃ 。
視場內全屏測溫 ,制動跟蹤人臉測溫 ,溫度數據 OSD 疊加畫面顯示
可見光模塊
采用高性能 200 萬像素 1/2 . 8”Progress Scan CMOS 圖像傳感器
彩色 :0 . 001Lux@F1 .2 ,全彩(Olux , 白光開啟)
大分辨率 1920×1080@30fps , 圖像清晰度高
AI 智能模塊內嵌深度學習算法 ,支持人臉抓拍功能 ,支持口罩佩戴檢測
支持人臉 、溫度 、 時間 、是否佩戴口罩表格導出
支持人臉跟蹤及評分 ,多幀識別 ,自動篩選輸出人臉照片 ,并減少重復抓
拍
詳細參數
熱紅外模塊 | |
傳感器類型 | 氧化釩(VOx )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 |
分辨率 | 256×192 |
測溫范圍 | 30~45℃ |
鏡頭 | 6mm/F1 . 0 |
視場角 | 水平 :35° 、垂直 :27° |
圖像模式 | 可見光全彩/紅外熱成像/可見光全彩+熱紅外成像 |
可見光模塊 | |
圖像傳感器 | 1/2 . 8’Progressive Scan CMOS |
照度 | 0 . 001Lux@F1 . 2(OLux 白光開啟 ,全彩模式) |
寬動態范圍 | 寬動態≥80db |
焦距 | 6mm |
視場角 | 水平 :35° 、垂直 :27° |
功能 | |
顯示屏 | 15 吋觸摸顯示屏 |
顯示比 | 16:9 |
人臉抓拍 | 內置深度學習 AI 算法 ,支持人臉檢測 、 口罩是否佩戴 |
測溫精度 | ±0 . 5℃ |
溫度異常報警 | 高溫限制/低溫限制報警 |
多目標檢測 | 靜態 : 10 人左右 ,動態 : 100 人左右/分鐘 |
測溫距離 | 0 . 5-3 米(推薦 2 米) |
網絡協議 | IPv4 ,HTTP ,TCP/IP 等 |
供電 | DC12V ,2A |
工作溫濕度 | 10~35℃ ,0-90%RH |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