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冷風機冷暖四通閥工作原理
四通閥工作原理
1. 制冷循環(線圈斷電狀態)
當電磁線圈處于斷電狀態(即制冷狀態),先導滑閥①在壓縮彈簧②驅動下左移,高壓流體進入毛細管③后進入右活塞腔④。另一方面,左活塞腔⑥的流體由于和S管相通,受壓縮機抽吸而排出;使活塞兩端產生壓力差,活塞及主滑閥⑤左移,使E、S接管相通,D、C接管相通,于是形成制冷循環,制冷劑流向如圖所示。
2.制熱循環(線圈通電狀態)
當電磁線圈處于通電狀態(即制熱狀態),先導滑閥①在電磁線圈產生的磁力作用下,克服壓縮彈簧②的彈力而右移,高壓流體進入毛細管③后進入左活塞腔⑥。另一方面,右活塞腔④的流體由于和S管相通,受壓縮機抽吸而排出;使活塞兩端產生壓力差,活塞及主滑閥⑤右移,使C、S接管相通,D、E接管相通,于是形成制熱循環,
3.四通閥主閥體內部構造圖片:
四通閥常見故障判斷與分析方法
1、四通閥竄氣的判別
啟動壓縮機并使四通閥換向,用手同時摸四通閥E、S、C三條接管,若三條接管均發熱,證明四通閥換向未到位。
2、空調不能正確和正常地從制冷轉換成制熱或從制熱轉換成制冷,這種情況就是四通閥不能正常換向的故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電磁線圈損壞,先導閥不起作用;
2) 四通閥內閥滑被系統內部的贓物(氧化皮、雜物、劣化油脂)等卡住或粘住,一部分可用木棒或膠棒輕擊四通閥閥體解決;
3) 閥體受外力沖擊損壞(閥體凹)造成滑閥不能換向,從外觀可判斷;
4) 由于系統內部的液擊使閥滑導向架斷裂、端蓋損壞變形,無法換向;特別注意使用大金和三洋渦旋壓縮機時產生液擊的比例較大;
5) 四通閥內部間隙過大,閥座焊接時輕微燒壞泄漏量超標,造成串氣,使滑閥兩端壓力平衡,無法推動滑閥換向;
6)系統壓力帶來四通閥主滑塊破碎,導致主滑塊不能換向;
7)先導閥內腔臟堵,導致先導閥不能工作;
8)因系統原因,開機時主滑塊就處在閥體中間,通電時兩端壓差無法建立起來,導致不能換向;這種故障有一部分通過敲擊閥體和加充冷媒可以解決;
9)系統有慢漏,冷媒較少,不能建立換向需要的壓力差;
3、四通閥閥體、毛細管或焊點有泄漏冷媒的一般的閥體表面有很多油脂,在閥體表面涂上肥皂水,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泄漏冷媒,如果在閥體、毛細管或毛細管焊接處有氣泡,需要更換四通閥,如果在E、S、C或D管擴口處有氣泡產生,可通過補焊解決;
4、四通閥換向的基本條件是活塞兩端的壓力差(F1-F2)必須大于摩擦阻力f,否則,四通閥將不會換向。
換向所需的動作壓力差是靠系統流量來保證的。當左右活塞的壓力差(F1-F2)大于摩擦阻力f時,四通閥換向開始,當主滑閥運動到中間位置時,四通閥的E、S、C三條接管相互導通,壓縮機排出的冷媒從四通閥D接管直接經E、C接管流向S接管(壓縮機回氣口),使壓力差快速降低,形成瞬時竄氣狀態(中間流量狀態)。此時,若壓縮機的排氣流量遠大于四通閥的中間流量,便可以建立足夠大的換向壓力差而使四通閥換向到位;反過來,若壓縮機的排氣量小于四通閥的中間流量,則四通閥換向所需的動作壓力差便不能建立,即F1-F2<f,四通閥不能繼續換向而停在中間位置,形成竄氣;
形成竄氣的條件有以下幾點:
1) 空調系統發生泄露,造成系統冷媒循環量不足,加冷媒解決;
2) 天氣很冷時,冷媒蒸發量不足,加冷媒解決;
3) 空調換向時間。一般系統設計為壓縮機停機一定時間后四通閥才換向,此時高低壓趨于平衡,換向到中間位置便停止,即四通閥換向不到位,主滑閥停在中間位置,下次啟動時,由于中間流量作用造成流量不足;
4) 壓縮機啟動時流量不足,變頻機較明顯;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