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酸修飾的四氧化三鐵/金星形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溫和還原法合成氧化鐵納米顆粒;制備檸檬酸穩定的帶有銀種子的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在金生長溶液中制備星形復合納米顆粒;PEI的巰基化修飾;星形復合納米顆粒的表面聚乙烯亞胺PEI和聚乙二醇-葉酸COOH-PEG-FA修飾,葉酸修飾的多功能靶向造影劑磁性氧化鐵,制備的氧化鐵金星形核殼結構納米顆粒具有很好的生物醫學成像性能方面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在β-環糊精作保護劑條件下,制備了高對稱的十八面體四氧化三鐵(Fe3O4)納米材料.通過膠體化學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起始計量比的聚乙二醇(PEG)和Fe3O4納米粒子復合物(CM-1-CM-4).這些PEG復合材料展示出重要特性:首先,它們的表面形貌依賴于Fe3O4的計量;其次,PEG的熔化過程受Fe3O4的影響,并且直接與Fe3O4的含量相關;進一步研究表明,除CM-4外,Fe3O4的引入導致PEG結晶度下降,而且Fe3O4納米粒子量越少,降低幅度越大;更為有趣的是,PEG的降解過程受制于Fe3O4納米粒子的影響,導致不同降解產物的出現;
而且,與純Fe3O4納米粒子一樣,復合材料中的Fe3O4也顯示典型的軟鐵磁性行為,但飽和磁化強度相對較小;此外,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實驗揭示在這些PEG復合材料中,有從Fe到O的電子轉移,Fe電子密度的降低可用來解釋復合材料飽和磁化強度的減小;這些PEG復合材料呈現出對有機染料的表面增強拉曼效應,并且這種效應隨Fe3O4納米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這些結果將會對聚合物/無機納米粒子復合材料的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基于牛血清白蛋白包裹的金納米簇和四氧化三鐵二氧化硅核殼納米粒子復合材料:合成了一種具有磁性和熒光特性的納米復合材料,它是由一個四氧化三鐵納米粒子的核,一層二氧化硅的殼,以及在外層環繞的金納米簇構成.該材料水溶性良好,而且易于收集與分離,在275 nm的紫外光的激發下,在613 nm處會發出很強的紅光.由于接上了四氧化三鐵形成了一種交聯結構,使得該材料的熒光穩定,更耐光漂白,由于含有巰基,它會與金納米簇形成金-巰鍵,從而誘導金納米簇聚集,進而破壞金納米簇和四氧化三鐵之間的交聯結構,導致粒子分散同時熒光猝滅(圖2).線性范圍為0.01 to 0.5 mmol L-1,檢測限可達0.0398 mmol L-1(S/N=3).該材料作為傳感器還顯示了較佳的選擇性,對于強氧化劑,酚類,重金屬離子,特別是其他生物巰基類化合物,響應量很小.
相關內容:
Fe3O4納米顆粒的表面接枝修飾
熒光分子修飾的Fe3O4@SiO2納米顆粒
RNA/DNA負載Fe3O4四氧化三鐵納米材料
聚苯胺/TiO2-Fe3O4二元納米復合物
PAn/TiO2/Fe3O4聚苯胺(PAn)微米纖維材料
CoFe-Fe3O4納米復合物
羧甲基-β-環糊精/Fe3O4納米復合物
聚丙烯酸/Fe3O4納米復合材料PAA/Fe3O4
聚苯乙烯/Fe3O4納米復合材料PS@Fe3O4
水性聚丙烯酸酯/聚苯胺-四氧化三鐵復合材料
磁性納米顆粒共聚合漢黃芩素
牛血清白蛋白化學修飾表面氨基化后的磁性顆粒
骨橋蛋白(OPN)靶向的四氧化三鐵(Fe2O4)納米顆粒
β-環糊精修飾的Fe304磁性納米顆粒
硅烷偶聯劑修飾的FeO磁性納米材料
丙烯酸(PAA)修飾(Fe3O4)磁性納米顆粒
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的Fe3O4納米粒子
油酸改性的Fe3O4納米粒子
磁性碳納米管復合物磁性Fe3O4納米顆粒
以上資料來自瑞禧小編zhq 2022.3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