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游離細胞以及植物或微生物去壁后的原生質體,在電刺激下可進行細胞融合,且融合率高、無毒性、操作簡便及融合后的細胞繼續培養成活率高等特點,是細胞工程手段的又一進展。
細胞電融合儀實驗原理將制備的游離細胞或原生質體,置于電融合室中,在高頻交流電場的作用下,細胞被極化,成為偶極子,造成細胞之間相互連接,如果施加的高頻交流電壓(即正弦波的P-P值)過高或作用時間過長,則細胞連接成串珠狀,應適當控制以上條件,盡量使兩細胞處于點接觸狀態;然后施加方波脈沖予以刺激,由于電脈沖的瞬間作用,可擊破兩細胞接觸點部位的質膜,此時質膜的脂類分子發生重組,同時由于細胞表面的張力作用,使兩細胞融合逐步完成。
細胞電融合儀操作:
(1)開啟電源,關閉“輸出開關”,將開關搬向正弦輸出檔,此時可根據實驗需要,將正弦頻率選擇在1~1.3MHz,脈沖寬度為0.1ms或10Hs,脈沖幅度為150V,脈沖頻率為1次/s,并依次按下各標定按鍵,調整正弦電壓(即正弦幅度)旋扭,使電壓表處于5-1OV;
(2)將電融合池內兩電極距離調整成1~1.5min,并用毛細吸管吸取制備的原生質體懸液約0.1~0.2ml置融合池中,蓋上蓋片,注意在融合池中,特別是在兩電極間不能容有氣泡;
(3)將融合池置于顯微鏡載物臺上,并將兩電極的輸出端與儀器的輸出電纜接通,然后用低倍鏡(10xl0)找出融合室中央兩電極間的焦面,此時可觀察到原生質體呈平均分布狀態,互不接觸;
(4)打開輸出開關,原生質體在高頻交流電場作用下,迅速按電極垂直方向排列,此時應控制正弦電壓大小,如果原生質體接觸緩慢,可適當提高正弦電壓;如果原生質體間接觸過快,應立即降低電壓,否則相互接觸的原生質體很快會連接成串珠狀。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