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凝膠法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就包括試管法。
那在凝膠法中,試管法的使用方法是怎么樣的呢?
首先需要把供試品和鱟試劑等量加入試管中,輕搖晃使其充分混勻,再將該試管置于水浴中靜置,取出后再觀察該試管的凝膠是否形成。試驗時,需要作試驗管、陽性對照管、陰性對照管及陰性抑制對照管共4種,來作對照試驗。
1.試驗管
需要取出0.1ml的樣本和0.1ml的鱟試劑。水、注射液等一般樣本在試驗前是不需要進行處理的,但是如果血液、腹腔滲出液等其他液體就必須在試驗前就進行處理,因為這些樣本可能存在鱟試驗法反應的抑制物。所用的鱟試劑需要在試驗前就對其以標準內毒素進行校準,且是可以進行試驗的。
2.陽性對照管
分別取出0.1ml的標準內毒素和0.1ml的鱟試劑,在使用標準內毒素是應以WHO標準品進行校準標定。在實驗中應用的內毒素濃度需要根據鱟試劑的靈敏度來確定,一般來說,范圍在1~5 ng/ ml即可。
3.陰性對照管
只需取0.1ml的無熱原水和0.1ml的鱟試劑即可。
4.抑制對照管
需要取0.1ml的供試品和0.1ml的標準內毒素和0.2ml的鱟試劑。
上述四管均放入37℃孵育1~2小時觀察結果。如形成凝膠堅固,試管倒轉180度不變形,則記為(++);如混濁度和粘滯性明顯增加,呈膠體狀,但傾斜試管時變形,則記為(+);如液體流動自如,透明無變化或稍混濁,有少量顆粒細絮片狀物,則記為(-)。
以上對照的4支試管需要在37℃的環境中靜置1~2個小時,再對試管進行觀察,以此來得出結果。如果試管中形成的凝膠是凝固的,且將試管翻轉180度都不會變形時,則該試管被記為(++);但是如果試管出現了混濁的情況而且試管內還有粘滯性的情況,整體是呈膠體狀的,將試管傾斜時液體也會呈傾斜,則記為(+),如果整個試管的液體是非常流動的,且試管內部呈透明色或者只有輕微混濁,且出現了些許顆粒細絮物,則記為(-)。
如果供試品中出現了抑制物,可以把供試品進行處理,比如將其進行稀釋,或者用其他方法將抑制物清除,再重新進行檢測。如果這些方法都沒有效果的話,還可以采取其他細菌內毒素檢測方法,比如家兔法(Rabbit pyrogen test)。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