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中期,青霉素、鏈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相繼問世,使感染性疾病的治療進人了嶄新的時代,眾多患者的生命被挽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如肝毒性、腎毒性、神經、肌肉阻滯毒性、聽力毒性、中性粒細胞減少,以及破壞腸道生態環境等,在各種藥物學中均有詳細記載,在臨床應用時已被醫師注意,并設法避免。唯有抗生素治療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后引發的內毒素釋放問題,迄今為止國內外的藥物治療學均不列載。
但自抗生素問世以來,就有關于應用抗生素治療后細菌溶解導致內毒素釋放的臨床報道,認為內毒素釋放可能會導致病者血流動力學的暫時惡化。現已證實,血循環中內毒素水平的升高與血流動力學參數的惡化有關,由此有可能導致較高的死亡率。Shen等人證實一些病人在應用抗生素治療后體內確有內毒素水平的升高。他已證實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病人存在原發性菌血癥,這種升高尤為顯著。應用某些抗生素后,細菌負荷量突然下降,但游離內毒素明顯增高,引起臨床上顯著的副作用。荷蘭的Anthonius Dofferhoffer 也證實在一個有不同遺傳背景的患者組中,抗生素可能顯著地誘導內毒素的釋放。內毒素對機體的危害,臨床醫師必須高度重視。
一般抗生素只有抗菌作用,而無去除內毒素的能力,因此對于已產生內毒素無能為力,而且應用抗生素后,由于大量細菌體破裂還可能發生斯氏反應,使臨床癥狀惡化,甚至發生危險。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