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氟碳漆施工工藝
鋼結構氟碳漆系列產品專門針對橋梁、船舶、機車、集裝箱、機械設備、化工企業等各超耐候鋼結構表面防腐的需要。
一、底材要求
金屬的涂裝基面最基本要求
干燥、無銹蝕、清潔。
干燥:涂裝前基面保持干燥,無水跡存在。
無銹蝕:鋼鐵表面除銹級別達到Sa2.5級或Sa3級。
清潔:沒有油、脂、霉、藻和其他粘附物。
二、涂裝工藝
金屬重防腐涂裝分為三層:氟碳配套底漆、氟碳中層漆、面漆、罩光漆。
金屬表面設計要求:
安全防護┅表面處理┅清理┅氟碳底漆┅涂中層漆┅涂面漆┅涂氟碳罩光漆┅涂層查檢、維護。
三、安全防護
不同的涂料因其可燃、有毒等,而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種危險能對人造成嚴重傷害。為避免事故發生,必須預知潛在危險。
1、 燃燒和爆炸的危險
①、 儲藏
絕大多數涂料是可燃的,應將其貯存于干燥陰涼處,并與火源隔離。通常每個國家都有其對易燃物品貯藏的規定,所以涂料必須要根據此類規定貯藏。
②、 施工
施工過程中,易燃易爆的溶劑因蒸發而散布于大氣中,當其濃度達到爆炸極x接觸明火即會發生爆炸,因此施工場地必須通風良好且隔離火源。在密閉場地施工時,應使用防爆的通風裝置;必要時可測量溶劑蒸氣濃度。
2、 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油漆中有一定量對人身有潛在危害的溶劑。因此需要采用適當的防護措施,創造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下列是一些基本的防護設備:
面罩(防塵面罩、供氣面罩)、帽蓋、防護眼鏡、防護霜、長袖工作服、毛巾(作圍巾用)、手套。
除了上述以外,還應做到飯前洗手,不用手直接接觸設備,避免吸入粉塵和漆霧等。
四、表面處理
為達到良好的涂膜性能,正確的表面處理非常重要,下面給出了鋼結構表面處理和修補漆施工的有關注意事項。
1、對新鋼結構表面處理
1)用溶劑浸濕干凈布或刷子擦去表面的油脂,“溶劑清洗”至鋼結構涂裝表面處理標準Sa2.5級或Sa3級。牢固附著的沉積物應鏟去并用溶劑洗凈。
2)鋼板表面的銹蝕鹽如氯化物和硫酸鹽等應用清水沖洗,然后用干抹布擦或用熱風烘干除去水和濕氣。
3)除去所有的氧化皮、銹、銹皮、標志漆和其它附著物。
4)底漆施工前應用真空吸塵器、鼓風機等除去表面所有的粉塵和殘余物。
2、對于舊漆的表面處理和油漆的施工
對舊漆或原有涂料的鋼結構表面應盡量用噴砂除銹的方法進行施工,噴砂的除銹的方法可以將對銹蝕的表面和舊油漆的除銹進行比較干凈。同時能將金屬表面粘附雜物一并清除,經噴砂處理后的表面,對漆膜可提供良好的機械附著力。但是對于無法進行噴砂處理的場所,可用人工機械除銹方法處理,工具常用金鋼砂布,刮刀、錘鑿、鋼絲刷,角砂輪、打磨機等。除銹等級應為Sa2.5級或Sa3級。對舊漆應盡可能處凈。對于確實無法除去的舊漆,使用新漆前做小面積的施工,如果有底現象,應將舊漆用脫漆劑清除。
3、表面處理標準: 下列三種標準被國際上廣泛采用。
SSPC:鋼結構涂裝委員會 ISO8501-1國際標準化組織
BS4232:英國標準協會
SSPC標準 內容 等同標準
SP1溶劑清洗 用溶劑、堿、乳液或蒸氣清洗除去油、脂、鹽、灰塵、泥土和污物
SP2手工工具除銹 用手式鏟刀、刮、砂紙打磨、鋼絲刷子刷除去松動的銹、氧化皮和涂層達到規定的要求 ISO St2
SP3動力工具除銹 用動力工具鏟、刮、用動力鋼絲刷子刷和砂輪磨,除去松動的氧化皮、銹和涂層達到規定的要求 ISO St3
SP5出白級除銹 通過拋射或噴射(干的或濕的)石英砂、棱角砂或鐵丸,除去所有可見的銹、氧化皮、涂層和污物。(對于腐蝕特別嚴重的環境用這種處理成本雖高,但其保護作用亦好) ISO Sa3BS 4232(一級)
SP6工業噴射除銹 噴射除銹到單位表面至少有2/3面積無任何可見殘留物(用于相當強烈的曝曬條件下) ISO Sa2BS 4232(三級)
SP7清掃級噴射除銹 除了牢固附著的氧化皮,銹和涂層的殘留物以外,噴射除去所有其它污物,露出大量的均勻散布的基底金屬的斑點 ISO Sa1
SP8酸洗 通過酸洗、復式酸洗或電解酸洗,全除去銹和氧化皮
SP10接近出白級噴射除銹 噴射除銹到接近白,每單位表面上至少有95%無任何可見的殘留物。(用于高濕環境、化學環境、海洋或其它腐蝕環境) ISO Sa1BS 4232(二級)
注:除上述幾種標準外,還有“化學處理方法”。如磷酸鹽處理,此方法一般與酸洗和噴射處理結合使用。
五、涂料施工
1、環境條件
處于以下環境條件下不能進行涂裝:
1)環境溫度低于已于5℃
2)表面溫度高于露點溫度不超過3℃;
3)相對溫度大于75%
4)鋼板表面涂裝前受潮
5)表面溫度大于50℃
2、涂料的使用狀態
1)涂料和稀釋劑的檢查
檢查涂料和稀釋劑是否與要求相符。
2)混合
按規定混合涂料組份并用機械攪拌或漿式攪拌均勻。
3)稀釋
溫度變化時為改善涂料的施工性能有時需加入稀釋劑,但應注意過度稀釋涂料會使涂膜變薄、流掛導致涂膜性能和遮蓋力變差。
4)過濾
如果涂料中有小的結皮和粒子,應用200-300目的金屬網或尼龍網加以過濾
5)適用期
雙組份涂料在各組份混合后應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
6)覆涂間隔
覆涂間隔應按制造商的建議進行;天鼎氟涂料底涂和中涂各工序間間隔時間為24小時以上,面漆應為24小時以上。
3、施工
3-1預涂和補涂
孔、接縫和邊緣等較難涂裝的部位應在無氣噴涂前后用刷子進行涂裝。
3-2刷涂
1)刷子不應浸入涂料內過深,這樣易使刷毛根部充滿涂料而難于施工,而且涂料干后會影響刷毛的柔軟性和形狀。
2)刷涂時,刷子應于被涂表面成45度角,將刷子上的適量涂料分配在相當的被涂范圍內,先縱向擴展,然后橫向理順,循序漸進,不要遺漏,使涂料分布均勻,最后用刷子輕刷刷痕和搭接處使之平滑,在大范圍內,最后輕刷應按垂直方向進行。
3)刷涂時用力不必大,刷涂完成后,應將刷子用規定的溶劑清洗干凈。
噴涂施工的說明
1、無論是空氣噴涂,無氣噴涂,都應遵循下列注意事項:
1)選用的設備要適當,應配有合適的壓力表和調節閥。
2)在涂裝過程中,容器中的涂料應采用攪拌以使其保持均勻狀態。
3)保持噴涂設備的清潔,使用時應先除去上次清洗時設備中殘留的溶劑。
4)發生流掛時應時應立即刷除或除去涂料,表面重涂。
5)裂縫、鉚釘、螺栓處和其它難以噴涂的部位應采用刷涂。
6)應特別注意稀釋劑類型、用量、涂料溫度和操作技術,避免待施工的涂料過粘、過干或過稀。
2、無氣噴涂
無氣噴涂由于具備以下優點,所以在大面積涂裝上它已取代了常規噴涂。
a)速度快、節約時間
b)涂料可以高粘度施工,稀釋劑耗用少,涂膜較厚時較不易流掛。
c)由于不是由壓縮空氣直接使涂料霧化,所以涂料從被涂表面回彈較少,涂料損失較少,對裂縫、銳邊和其它難涂部位的覆蓋較好。
1)調整好噴涂設備
2)噴涂
a)無氣噴涂機的一次壓因連接管長度,環境溫度,油漆粘度的不同而異,應安裝一只壓力調節閥用以調節一次壓以達到良好的霧化效果。
b)噴槍與被涂表面應保持垂直,左右上下移動時應注意與被涂面等距,移動應平行移動,避免作弧線移動,重疊面積應為50%
c)無氣噴涂壓力很高,特別注意不要將槍對準人。
3、膜厚控制
為減少溶劑蒸發的影響,應在油漆涂裝后幾秒鐘內用濕膜計測量膜厚度,如未達到要求,則應補涂以達到規定要示。
4、干燥
4-1已涂布完的基材在其涂膜全正確干燥以前應保持原狀
4-2干燥條件比較差的區域,涂裝時應強制通風使其干燥
5、干膜厚度用干膜測厚儀測量,如未達到規定的膜厚,應用無氣噴涂或刷涂、輥涂加以修補。
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問題 可能原因 對策
流 掛 噴涂技術錯誤 新手易發生這各情況
槍距被涂面過近 正常工作狀態下,噴槍應距被涂面約30cm
槍與被涂面角度錯誤 應成垂直方向
噴槍觸發不正確、過度重疊 噴出扇面應輕微重疊、噴槍應在中斷處觸發
過度沉積 除了上述因素外,檢查噴嘴選用是否正確以及是否過度磨損
過度稀釋 調整好稀釋比
條紋(鼠尾) 噴嘴錯誤 選用較小的噴嘴
噴嘴磨損 用新的噴嘴
每槍間重疊錯誤 嚴格按上一槍進行
涂料太冷 加壓/加熱涂料
涂料粘度太高 加壓/稀釋涂料
涂膜太厚 噴涂技術錯誤 見“流掛”用較小的噴嘴噴槍與被涂面垂直
干噴 霧化過度、噴嘴太小、噴涂技術錯誤 減壓,用較大的噴嘴,噴槍距被涂面距離的一些,噴槍與被涂表面垂直。
過度噴霧 霧化過度 減壓
噴槍距被涂面太遠 噴槍應距被涂面約30M
涂料稀釋過度 不過度稀釋
針孔 涂膜太厚 減少濕膜厚度
霧化不良 加壓
桔皮 涂料稀釋不充分 掌握好稀釋劑的添加量
涂料太冷 加熱涂料
未成膜 檢查稀釋劑是否正確
起泡 被涂面有銹或油脂 涂裝前清潔好被涂面
被涂布面或內部有濕氣 被涂面溫度必須高于露點,涂裝前干燥表面
溶劑存于干膜內 用揮發速度較慢的溶劑
6、膜厚的控制
為達到長久的保護作用,施工涂料得到規定厚度的均勻涂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應經常檢查涂膜的厚度。
1、膜厚的定義
對于涂裝承包人和涂料供應商來說,在膜厚測量方法方面達成一致非常重要。一般來說膜厚隨測量方法的改變而改變,所以平均最小膜厚的定義亦因多種因素而變化。
2、影響膜厚測量的其它因素
2-1基材的表面粗糙度
基材的表面粗糙度對膜厚測量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較粗糙的基材需要較多的涂料來覆蓋基材的所有尖峰。只要使用磁性測量儀器(即便攜式膜厚測定儀),其測量結果即受到表面粗糙度的影響,其膜厚測量標準應加以考慮。
2-2涂料的干燥
涂料的干燥時間相對來說較短,而溶劑全釋放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要達到精確測量的目的,進行測量的時間亦是相當重要的,氟涂料膜厚的檢測應在漆膜全干燥以后。
3、測量
膜厚測量應按諸方共同認可的方法和測量進行。
4、標準膜厚和z低膜厚
一般來說:
a) z低膜厚應不低于標準膜厚的90%
b) 膜厚值低于最小膜厚的區域應予修補直至其膜厚值超過最小膜厚。
5、底漆施工
金屬結構漆主要提高防銹效果和封閉作用,建議使用金屬防銹底漆。
底漆比例將主劑、固化劑(7:1)、稀釋劑(15-25%)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并熟化30分鐘后施工。
6、中涂漆
金屬防腐用中涂漆主要作用是提高防腐效果,增加涂層的封閉性。
中涂漆按比例將主劑、固化劑(5:1)、稀釋劑(10-20%)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并熟化30分鐘后施工。加入固化劑后應在5小時使用完。
7、面漆施工
先將面漆、固化劑(10:1)及稀釋劑(10-20%)按規定比例充分攪拌均勻并熟化30分鐘。
請在相對溫度不小于75%天氣下施工,避免在雨、雪、霧天氣中施工。涂裝溫度5-40攝氏度。加入固化劑后的面漆必須在12小時內使用完畢。
8、養護期
雙組份涂料,在漆膜表干和實干之后,還不是漆膜的最后形成,須在常溫下放置7天以后,待其漆膜全固化以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氟碳漆施工
施工方法:
嚴格按比例調配,先將固化劑與涂料混合后再加入稀釋劑。本產品在制作過程中特別考慮到施工要求,因此可刷涂、噴涂、輥涂、本產品為雙組份涂料,因此在混合8小時內用完。
干燥時間:
(23±2℃)表干20分鐘,實干25小時,全固化4天(25℃)。
涂裝間隔:
4小時以上
儲存:
蓋緊密封,存放于陰涼、清潔和干燥的地方。保質期1年
表面處理:
金屬表面的預處理,可以保證涂料的耐候性。
(一)新的金屬表面
表面無油污,灰塵,無銹跡;
除銹最好達到SA2.5級或ST3.0級。
(二)涂有舊漆的金屬表面須用工具除去舊漆,鐵銹以及油污,灰塵等
施工條件:
施工期間濕度小于 75% ,溫度 10 ℃ ~35 ℃為最佳溫度;
安全及注意事項:
保證施工現場有良好的通風環境,應遠離明火,施工現場不可以吸煙, 避免濺到眼睛及皮膚。遵守一切安全規定。
處于以下環境條件下不能進行涂裝:
1) 環境溫度低于已于5℃
2) 表面溫度高于露點溫度不超過3℃;
3) 相對溫度大于75%
4) 鋼板表面涂裝前受潮
5) 表面溫度大于50℃
鋼結構防腐涂裝施工工藝及驗收技術要求
1. 涂裝前表面處理
1.1 打磨
① 所有氣割、剪切、機加工后的自由邊銳角均應打磨至R2:
② 噴砂前應用砂輪打磨去氣割表面的割痕及火工矯正部位的硬化層,以使噴砂后在這些部位能形成合適的表面粗糙度。
1.2 除油
1.2.1 噴砂前鋼材表面沾污的油脂必須清除干凈
① 推薦使用具有中度堿性的水性清洗劑清除污垢,然后以水沖凈。
② 杜絕用蘸有有機溶劑或洗滌的少量回絲控拭大面積油污,以免擴大油脂沾污面積。
1.2.2 拋丸、噴砂過程中和施工后,鋼材表面必須避免油脂重新沾污。
① 噴砂用壓縮空氣必須裝有性能良好的油水分離器。
② 除銹后的鋼材表面必須嚴格避免重復沾污油脂。
③ 質量檢查人員和涂裝施工人員不可穿戴沾有油污的工作鞋、工作服、手套對未涂裝的鋼結構進行質量檢查和涂裝施工。
1.3 拋丸或噴砂除銹
1.3.1 除銹質量等級要求
① 所有待涂水性無機富鋅涂料的鋼材表面,必須拋丸或噴砂達到TS08501-1(GB82923-88)Sa2.5級要求。
② 局部修補涂層時,鋼材表面民和須打磨至今IS08501-1(GB8923-88)St3級。
1.3.2 表面粗糙度要求
表面粗糙度要求控制在35~65μm范圍內。
1.3.3 磨料
① 為確保拋丸或噴砂后鋼材表面達到規定的清吐度和表面粗糙度,推薦使用棱角狀的粒度為0.8-1.2mm的銅渣砂或粒度為0.4-0.8mm的鋼砂。
② 所用磨料應是清潔干燥的,不可被有機物沾污。
1.3.4 壓縮空氣
噴砂用壓縮空氣,壓力應不低0.5Mpa.
2. 水性無機富鋅涂料的涂裝
2.1 混合
2.1.1 混合比:主劑:鋅粉=1.0:2.5(重量比)
※當用量較少時,不可估計兩組份的重量比,必須稱重。
2.1.2 混合時,應在不斷攪拌A組份(主劑)的情況下,緩緩倒入B組份。決不可將主劑倒入鋅粉中。混合后,將混合物用80目篩網過濾,并倒入另一只容器中。水性無機富鋅涂料要求持續不斷地攪拌。以使鋅粉在與基料混合后始終處于懸浮狀態中。
2.2 稀釋與適用期
2.2.1 水性無機富鋅涂料事先已稀釋到噴涂粘度,并具有4小時的適用期。
2.2.2 必要時,可以用蒸餾水稀釋
① 稀釋時,將蒸餾水加入到盛有基料的容器內,混合均勻;
② 若將適用期延長至8小時,13.2kg主劑可加入水350ml;
③ 在陽光直射下,或環境地溫度高于25℃時,根據氣溫可加水350-1000ml;
2.2.3 當水性無機富鋅涂料已超過適用期而變稠時,不可加水稀釋再用。
2.3 噴涂施工
2.3.1 環境條件
① 水性無機富鋅涂料噴涂作業在噴砂除銹后應盡快進行,一般不應超過8小時;
② 鋼材表面溫度和環境溫度一般不應低于10℃,待涂表面溫度至少應高于露點3~5℃以上;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85%;當環境溫度為5~10℃時,應視涂層表干速度,如果表干在30分鐘之內,則可以施`1:5℃以下應停止施工。
③ 噴涂水性無機富鋅涂料作業前或作業中,鄰近場所不可噴涂有機涂料,以免有機涂料飛揚到待噴水性無機富鋅涂料的鋼材表面。
2.3.2 預涂裝
下述部位在噴涂水性無機富鋅涂料之前應用漆刷進行預涂裝。(但預涂裝不可涂得太厚)孔內側及邊;自由邊手工焊縫;噴涂難以噴到的部位。
2.3.3 噴涂作業
① 噴涂水性無機富鋅涂料專用噴涂設備。
② 應以垂直表面的角度持槍,并按50%搭接要求向表面噴涂,以獲得均勻濕膜。
③ 噴涂角焊縫時,不宜將噴槍直對角部噴涂,而應讓扇形噴霧邊緣掠過角落,以避免因涂膜過厚而引起干燥不全或涂膜龜裂。
④ 干膜厚度要求為80μm時,涂裝作業可分兩道施工,噴涂第一道使之平均干膜厚為40μm,讓其干燥至指干(通常15~30分鐘)后,接著盡快以全潤濕狀態涂裝第二道,并達到所要求的z低干膜厚。
⑤ 噴槍嘴與待涂表面應保持適當距離,以避免干噴霧產生,如果表面存在干噴霧,或沉積有其他灰塵和雜質,在噴涂第二道涂層之前,應用砂紙打磨,繼之以 清水沖洗耳恭聽,然后再進行涂裝。
⑥ 杜絕使用已超過適用期的涂料。
2.4 涂層保護
涂層在全干燥固化前(正常條件下一般為2小時),已涂裝表面應避免受到雨淋。
3. 涂層質量檢測
3.1 涂層外觀
目測檢查涂膜是否存在龜裂、流掛、魚眼、漏涂、片落和其他弊病。
3.2 涂層附著力
① 按ASTMD3359方法A-十字劃線附著力試驗法檢測涂層附著力。
② 用鋒利刀片在已全固化并且沒有油脂沾污的涂層表面刻劃兩條各長40mm相互以45度十字交*的切口,切口必須穿透涂層,到達基底;
③ 用ASTM選定的壓敏膠帶粘貼于十字切口之上,用手指和橡皮壓緊,使膠帶成半透明狀,并留有一片由端。
④ 抓住膠帶自由端迅速拉起,觀察切口兩邊涂層與基底間涂層剝落情況。切口兩邊或交*處鋸齒狀剝落寬度小于1.6mm時,視為合適。
3.3 涂層膜厚用磁性干膜測厚儀測量涂層膜厚
4. 涂層缺陷修補
4.1 涂層擦傷處
① 擦傷面積較小,并且銹蝕不嚴重時,先用洗耳恭聽滌劑和清水清洗表面,干燥后鐵砂皮打磨,然后刷涂水性無機富鋅底漆。
② 擦傷面積較大或者已有明顯銹蝕時,在用洗滌劑和清水清洗表面并干燥后,用動力砂紙盤打磨,然后刷涂或噴涂水性無機富鋅涂料。
4.2 涂層失去附著力的表面
由于鋼材表面存在沒污或表面粗糙過低,涂層失去附著力時,如面積較小,則按6.1條處理,如大面積失去附著力,則該表面必須重新清除油污,并噴砂至Sa2.5級,然后刷涂或噴涂。
4.3 涂層龜裂處
龜裂面積較小時,用動力砂紙盤打磨除去龜裂涂層,重新刷涂或噴涂;龜裂面積較大時,應重新噴砂至Sa2.5級,然后重新刷涂或噴涂。
4.4 膜厚不足
涂層膜厚未達規定要求時,應根據面積大小用噴涂或刷涂方法修補到規定厚度,修補前表面應是清潔的。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