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酸面漆
醇酸樹脂面漆主要與醇酸樹脂底漆相配套,應用于輕微至中等的腐蝕環境,在中性的鄉村環境和干燥的建筑物內部等,使用壽命可以達到10~20年。
在紫外線的照射下,醇酸樹脂面漆會粉化和變黃,但是這種情況比環氧樹脂面漆要好得多。醇酸樹脂的耐化學品和溶劑性能有限,并且不耐水,也不適用于經常處于潮濕的環境。
醇酸樹脂面漆在施工中和干燥過程中的空氣溫度最好保持在5°C (41°F)以上,否則會延長干燥時間。不過,醇酸面漆也能夠在低至-5°C (23°F)時施工,但是會相應地延長干燥時間。單道涂層涂覆過厚,會導致干燥緩慢以及起皺等問題。很多用戶會投訴說醇酸樹脂面漆的干燥太慢了,主要的原因也在于涂覆過厚。
有時候會發生環氧樹脂底漆上面涂醇酸樹脂面漆的情況,最好避免,因為這會引起附著力問題。需要單組分面漆的時候,可以改用丙烯酸面漆,各方面性能都低于醇酸面漆。對于風化后的丙烯酸聚氨酯面漆,醇酸樹脂面漆可以安全地覆涂,但是涂漆前要進行清潔,特別是除油。
在大氣暴露下,醇酸樹脂面漆會黃變,但是它比環氧面漆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在沒有自然光的環境不,比如說衛生間等,醇酸樹脂面漆會逐漸地變黃。醇酸樹脂面漆最初的光澤度以及光澤保持性顏色有很大關系,通常白色為是最好。實際的光澤度與顏色、配方、生產地、施工方法、底材以及暴露環境有很大關系。
有機硅改性醇酸樹脂涂料
由于硅氧鏈具有突出的化學鍵能,使得有機硅化合物具有極低的的表面能和極優的耐候性能。有機硅改性醇酸樹脂涂料既保留有醇酸樹脂漆室溫固化和涂膜物理、機械性能好的優點,又具有有機硅樹脂耐熱、耐紫外線老化及耐水性好的特點,是一種綜合性能優良的涂料。最早的改性方法是將有機硅樹脂直接加到反應達到終點的醇酸樹脂反應釜中即可。通過這樣簡單的混合,醇酸樹脂的室外耐候性大大改進。另一種改性方法是制備反應性的有機硅低聚物,用以和醇酸樹脂上的自由羥基進行反應;也可將有機硅低聚物作為多元醇與醇酸樹脂進行共縮聚。通過化學反應改性的醇酸樹脂耐候性更好,有機硅樹脂含量在30%時綜合性能為最佳。
有機硅改性常溫干燥型醇酸樹脂面漆的耐候性能要提高50%以上,保光性和名色性增加二倍。美國Carboline公司的Carbocoa 30有機硅醇酸面漆,30%的有機硅改性,體積固體份含量62%,VOC含量為305g/L,符合現行所有的VOC法規。推薦干膜厚度50~75微米。
丙烯酸樹脂面漆
在介紹丙烯酸樹脂面漆之前,先要提及氯化橡膠面漆。氯化橡膠面漆曾經是氯化橡膠涂料體系以及環氧體系中用量相當廣泛的面漆品種。由于氯化橡膠在生產中引入了Cl4C,因此氯化橡膠的生產和應用受到環保法規的限制。即便有些公司采用了新的技術生產氯化橡膠,但是成本加大又提高了氯化橡膠的價格。與此同時,丙烯酸樹脂的產量在全球越來越大,價格相對較低。這就使得丙烯酸樹脂取代氯化橡膠成為了可能。丙烯酸樹脂面漆在很多跨國性公司的推動下,從歐美走向了全球。
丙烯酸面漆并不是高光澤面漆產品,但是它的耐候性能相當好,光澤保持性和耐黃變性能要大大優于醇酸樹脂面漆和環氧樹脂面漆。試驗室測試表明,最初的鏡面光澤為47%,經過650hrs QUV‘A’加速老化測試也只有降到40%而已。
丙烯酸樹脂呈脆性,因此它需要氯化石蠟增塑劑來改良它的柔韌性,并且提高其附著力。用于工業防腐蝕的單組份丙烯酸樹脂面漆是熱塑性的,在高溫下會變軟,加上增塑劑的作用,使漆膜在表面形成粘性涂層。因此,丙烯酸樹脂/增塑劑的比率要適中,防止涂層塌軟,以便在高溫下仍能形成良好的涂膜。盡管如此,丙烯酸樹脂面漆在溫度超過40℃(104℉)時仍會變軟。這對于一般的鋼結構并不成為問題,但是對于船舶的甲板、艙蓋等,這種軟化粘性涂層會就會吸附雜物而使漆面變臟并且不容易清洗干凈。如果貨艙內裝載了煤碳等物質,情況就會變得更糟。
聚氨酯面漆
含有苯環的芳香族聚氨酯,漆膜易發黃粉化,而脂肪族聚氨酯面漆不含苯環,耐候性很好。用丙烯酸改性的丙烯酸聚氨酯面漆,除了突出的耐候性能外,覆涂容易,大大方便了施工維修。這是目前應用廣泛的經濟有效的面漆。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含羥基丙烯酸酯與脂肪族多異氰酸酯如HDI三聚體反應而成的丙烯酸聚氨酯漆,漆膜具有很好的硬度又有的柔韌性,耐化學腐蝕。突出的耐候性,光亮豐滿,干燥性好,表干快而不沾灰等特性,使之成為了在重防腐涂裝體系中面漆。
在聚氨酯涂料甚至所有的涂料品種中,雙組分溶劑型聚氨酯涂料具有的性能,因而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雙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涂料,由于在其大分子結構中同時含有氨基甲酸酯鏈段及現丙烯酸的碳-碳長鏈段,因而結合了這兩類涂料各自的優點 。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耐久性能相當好,特別是耐黃變性,但是在對于高濕度和高溫環境下,失光較快。 低溫和高濕度環境以及在剛剛施工完畢后表面就有凝露,或者是雨水等,會導致面漆變色、失光,漆膜產生起泡等問題。在干燥環境下,可以耐受的高溫達120ºC (248ºF),但是會有些許老化黃變。如果需要長期保持良好的色澤,設備和管道等的最大操作溫度建議不超過
80ºC (176ºF)。涂覆過厚會導致泡或很差的成膜狀態,并影響其性能。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有著良好的化學品性、原油、汽油和一般溶劑的耐受性能,但是不如聚酯聚氨酯面漆耐化學品性好。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的硬度不如環氧面漆好,因此在船舶的甲板或者走道等地方可以使用環氧面漆。 在固化的早期,丙烯酸面漆相當柔性,并呈熱塑性。因此,在對新噴涂的面漆來說,附著力檢查時會相對較差。在后續的幾周內,附著力會有所提高。這主要是因為產品在低溫下或者涂覆過厚造成的,或者也有可能是底漆涂覆過厚有溶劑截留并與異氰酸酯產生了反應,比如說某些含丁醇溶劑的環氧底漆。
氟碳樹脂面漆
溶劑型可以常溫施工的氟樹脂面漆,以FEVE聚合物為樹脂,它與傳統的PVDF不同,分子結構中選擇了乙烯基醚官能團,改善了氟樹脂的溶解性,進而提高了涂料的流平性。氟樹脂面漆的耐候性能非常好,超過了丙烯酸改性聚氨酯面漆,不過價格較貴,近年在腐蝕性強的環境中,如海洋性氣候等應用越來越多。FEVE樹脂由氟乙烯單體和乙烯基乙(或酯)單體交替聯接構成,氟乙烯單體把乙烯基醚單體從兩側包圍起來,形成了屏蔽式的交替共聚物。
含氟聚氨酯涂料使用可溶性含氟烯烴樹脂FEVE樹脂,采用縮二脲多異氰酸酯HDI為固化劑,主要用于要求高耐候性的場合。它的高耐候性來源于C-F鍵的高強度,其鍵能高達485.6kJ/mol,高鍵能提供的化學惰性漆膜還兼帶有耐紫外線性能。自然聚集加速老化試驗(EMMAQUA)表明含氟聚氨酯涂料與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相比,在200萬lx照射后,含氟聚氨酯涂料的光澤保持率在80%以上,而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在100萬lx之后就已經降到了20%以下。
其杰出的耐候性能可以達到10年以上而光澤沒有大的變化,在日本的在來島大橋、多多良大橋和明石海峽跨海大橋上有著成功的應用。其中來島大橋采用的的是日本關西涂料的氟樹脂涂料,鋼箱梁外表面的配套方案為:無機富鋅車間底漆/無機富鋅底漆/環氧底漆/氟樹脂中涂漆氟樹脂面漆。
聚硅氧烷面漆(1)
聚硅氧烷進行有機改性后形成的無機-有機聚合物,面漆耐候性是目前最佳的。聚硅氧烷聚合物面漆固體份含量高,符合環保要求,揮發性有機溶劑(VOC)含量非常低,不用異氰酸酯來固化,并且它還沒有最大涂裝間隔。
無機的硅-氧鍵,不受陽光和紫外線的影響。通過比較,有機聚合物,比如環氧樹脂和醇酸樹脂等典型地體現出早期的粉化和褪色,同時聚氨酯和丙烯酸也會在3-5年內也會褪色和失光。因為Si-O鍵已經被氧化,以這類主鏈為聚合物不受大氣中的氧氣和大多數氧化性化學物的影響。 對比之下,氧化聚合物最終都會氧化和降解。無機結構是不可燃的,而有機聚合物卻會燃燒產冒煙和產生有毒性煙霧。
由于聚硅氧烷涂料的高膜厚性能,在涂層系統中,聚硅氧烷聚合物面漆就可以取代中間漆和面漆,從而使三道涂層系統全并為兩道涂層系統。通常的涂料系統已經簡化成底漆+中間漆+面漆的三道涂層系統,典型的涂料系統如:
與脂肪族聚氨酯面漆相比,不僅僅是耐候性方面的極大提高,其優異的耐腐蝕性能,以及與無機硅酸鋅涂料的很好的相容性,使得傳統的高性能三道涂層系統,富鋅底漆/環氧中間漆/聚氨酯面漆,可以變成兩道涂層系統富鋅底漆/丙烯酸聚硅氧烷涂料。兩道涂料系統不需要使用傳統的厚漿型環氧中間漆,顯然是提高了涂裝生產率,而且可以當天完工,第二天就能發運到現場進行架設。在這一方面,無論是在時間上面,還是在施工費用上面,對于涂裝承包商,總承包商以及業主方面,都相當有利。
在環保方面,聚硅氧烷涂料的VOC含量極低,比如Interfine 979丙烯酸聚硅氧烷涂料的VOC只有165g/L(測試方法:英國PG6/23(92),Appendix 3),甚至還低于我國現行的室內裝飾漆的標準200g/L,因此它符合現行的以及正在制訂和修訂中的所有VOC法規規范。
對于工業界來說,暫時不能全接受它的問題在于其固有的較高材料費(大概為通常的兩倍多)。然而以丙烯酸聚硅氧烷涂料為代表的產品,提供了優異的光澤顏色保持性和優良的耐腐蝕性能。它改變了傳統的防腐蝕涂料系統設計思路和施工程序,帶來了實際施工費用的大幅度降低。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它能更好地體現出優異性能,減少大量的維修保養費用。
以上綜合介紹了從一般面漆到現在的技術重防腐蝕面漆。總的來說,醇酸漆用于一般的環境,丙烯酸用于經濟情況下,且施工方便;環氧面漆主要用于室內環境和化學化工環境;聚氨酯面漆是目前應用廣泛的首先面漆;而氟面漆和聚硅氧烷面漆是現在最新的技術,也是效果好的,只是價格高。
環氧面漆
組成:
由環氧樹脂、顏料及有機溶劑研磨后加入配套固化劑而制成的雙組份漆。
特性:
有較好的附著力,耐化學藥品性,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鹽霧性,耐海水、耐溶劑等性能。
用途:
適用于金屬,輕金屬表面防腐涂裝,也可用于鋼結構表面,混凝土表面的涂裝。
技術要求:
項目 | 指標 |
漆膜顏色 | 符合標準,在色差范圍內 |
細度um≤ | 20 |
固體含量% | 50-60 |
柔韌性mm | 1 |
沖擊強度kg·cm≥ | 50 |
硬度≥ | 0.5 |
干燥時間h | 表干≤6;實干≤24;全固化7天。 |
耐水性(浸24h) | 允許變白,2h恢復 |
耐堿性(浸于40%KOH溶液24h) | 無變化 |
1、主漆與固化劑分桶包裝,施工時按要求配比。
2、被涂物表面的油污,水份,灰塵等污物要清理干凈、保持清潔干燥。
3、底材溫度須高于露點3℃以上,當底材溫度低于5℃時,漆膜不固化,故不宜施工。
4、將甲組份攪勻后,按要求配比加入乙組份充分攪勻,靜置熟化30min后,然后加入適量稀釋劑調至施工粘度。
5、空氣噴涂,刷涂均可。
6、配兌的油漆必須在6h內用完(25℃)。
7、涂裝間隔:
底材溫度℃ | 5-10 | 15-20 | 25-30 |
最短間隔h | 36 | 24 | 12 |
8、干膜厚度(推薦)70-100um
運輸、貯存
1、產品在運輸時,應防止雨淋、日光曝曬,避免碰撞,并應符合交通部門的有關規定。
2、產品應存放在陰涼通風處,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隔絕火源,遠離熱源的庫房內。
安全防護
施工場地應有良好的通風設施,油漆工應戴好眼鏡、手套、口罩等,避免皮膚接觸和吸入漆霧。施工現場嚴禁煙火。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