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流水線作為在系列自動化流水線技術中發展最早的、模塊最為復雜的流水線系統,對實驗室信息系統(LIS)、場地條件、標本條件、人員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化流水線的實施體會
1.節約人力
使用生化流水線之前,2臺生化2臺免疫所需人數總計5人,使用流水線之后,目前3臺生化3臺免疫,使用人員數為3人。工作量在700-1100個標本/日,有效地緩解了基層醫院人力不足的困難。
2.流程優化
以前的工作流程是:標本接收→分類→編號→離心→去蓋→單機錄入檢測→手工復查→報告審核。
使用生化流水線后的工作流程:標本接收錄入→流水線工作站處理(離心、去蓋、自動分配標本去儀器檢測、復查標本)→報告審核。
標本流程簡化后減少了人工環節的差錯,標本全程電腦跟蹤、出現問題能及時處理,流水線自動化操作增強了實驗室的生物安全。
3.質量提高
不用將更多精力放在簡單繁瑣的儀器操作上面。可以充分利用人員才能關注實驗室的質量控制及相關質量管理;可以更多的關注檢驗后結果的審核和復核;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跟臨床溝通;可以有更多時間學習新理論新技術。
4.有所不足
4.1加急標本TAT時間比手工單機操作要長;
4.2一個流水線組件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條流水線;
4.3對標本條碼要求高;
4.4該生化流水線缺檢驗后標本封膜,標本儲存模塊。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