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干擾(EMI, Electrical Magnetic Interference)可分為電場干擾與磁場干擾兩種,電場與磁場是兩種不同的性質,但兩者之間的能量是會互相影響的,隨時間變化的電場會產生磁場,而隨時間變化的磁場也會產生電場,這些不斷同相振蕩的電場和磁場共同的形成了電磁干擾(電磁波)。
一般對于電場,我們可以用下面的電荷公式與電容公式來作解釋,
簡單來說,任何的導體在電場下都可等效成一個帶電的電容,其容值隨著與周邊另一個導體之間的距離/表面積/介質不同而有差異;如圖9為兩導體之間的電容圖示,綠色導體與藍色導體所等效的電容如圖10所示,根據電容公式,容值會因兩導體之間的距離愈遠而變小,也會因兩導體之間的截面積愈大而增大,而兩導體之間的介質(介電系數)也會影響容值的大小。
圖9
圖10
當電容二端的電位在時間之內存在一電壓差時,則會根據電荷公式(電壓/時間的變化,如圖12)而產生一電流,如圖11紅色箭頭所示,而任何產生的電流必需經由另一路徑回到自己出發時的位置而形成一電流回路,如棕色虛線箭頭所示,此因電壓變動造成的電流回路就會引起電場干擾。
圖11
圖12
因此,改善電場干擾的方式,就是減少其回路電流的方法,根據上面兩個公式,我們可以藉由將耦合電容減小,像是減少兩個導體之間接觸的面積/增加其距離/變更中間的介質等方式來減少電容效應,或是減小電壓差或時間變化率來減少電場感應。
而對于磁場,我們可用安培右手/法拉第定律
來解釋,當導體有電流流過時,在其周圍就會依安培右手定律產生磁力線,如圖13所示,因電流不可能單獨存在,電流一定存在于回路之中,凡是電流流過的路徑都會產生磁力線,而在一般的PCB板設計中(如圖14所示),當電容形成一個電流回路時就會產生如虛線的磁力線,而磁力線經過的導體會因此產生感應電勢,此即為磁場干擾。
圖13
圖14
尤其是電流流經的導體在沒有閉合回路的鐵心時,因磁力線無法經由高導磁材料做回路,磁力線會經由外部空氣做回路而讓周圍產生磁場(漏磁通),圖15所示為一般變壓器的磁力線,大多數的磁力線皆會經由高導磁材料(鐵心)。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