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氫因其清潔、可儲存和具有便攜性而被譽為未來的燃料。當氫氣與氧氣結合時,燃燒生成水并釋放熱量,同時不會排放二氧化碳(CO2)。由于氫氣的質量能量密度高,因此非常適合為難以電氣化的能源密集型工業過程提供燃料,而且還可用作多種工業應用的原料。此外,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載體,綠氫可以長期儲存,且損耗極小。與并網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相比,它可以更靈活地遠距離運輸到離可再生能源更遠的應用領域,也可實現全球再生能源再分配。
利用化石燃料和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生產的藍色氫氣可在能源轉型的早期階段成為氫氣市場的催化劑。因此,在繼續使用現有基礎設施的同時,可以減少現有設施的溫室氣體(GHG)排放。然而,藍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依賴于有限的資源,易受化石燃料價格波動的影響,與二氧化碳運輸和儲存的成本和監管息息相關,并且不能提高能源安全。此外,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CCS)的效率并不理想,因為它仍然會產生一些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在 CCS 中使用甲烷可能會導致上游泄漏,從而使藍氫與凈排放目標不相容。

說明: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分布式應用
Centralized applications:集中式應用
1、難以消減的工業領域。
重工業目前使用從化石燃料中提取的氫氣,特別是在煉油、合成氨、甲醇和鋼鐵生產中。使用 GH2 作為高級熱能燃料,有助于這些行業和其他難以消減的行業實現脫碳。此外,它還可以作為許多工業應用的原料。
2、航空和海運領域。
由于低碳燃料替代品有限,難以消減的運輸行業,如航運和航空,很難實現脫碳。
3、能源領域。
氫氣是一種高效的能源載體,具有長期儲存能力,不會造成重大損失,在穩定依賴太陽能和風能的能源網方面可以發揮關鍵作用。通過緩解這些可再生能源固有的波動,氫氣可以幫助確保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
成本競爭力和基礎設施的可用性將是導入更多氫應用的關鍵決定因素。例如,氫燃料電池汽車和卡車的使用將取決于燃料電池的成本和加氣站的可用性。氫氣可與現有的天然氣網絡相結合,用于區域供熱系統或用于住宅供熱系統的氫氣鍋爐和燃料電池。另一方面,氨在燃氣輪機中使用時,有可能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或有助于減少燃煤發電廠的排放量。
要充分釋放綠氫的潛力,就必須大幅降低綠氫的生產成本。目前,其生產成本是灰氫的 3~6 倍(綠氫:3~6 美元/kg;灰氫:1-2 美元/kg),即使在最有利的生產地點也是如此。一個主要的成本因素是電解槽所需的可再生電力。在可再生資源豐富的地方生產綠氫可以提高其成本競爭力。太陽能光伏發電(PV)和風能技術的成本壓縮也將有助于降低綠氫生產的相關成本。另一個優先事項是降低電解槽的成本,從長遠來看,這有可能使投資成本降低 80%。
來源:氫眼所見
注:已獲得轉載權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