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光極在沉積物/土壤/植物根際/水體中關于DO/pH/CO2微觀變化的應用
平面光極技術是當今先進的光電傳感技術之一,智感環境團隊基于該技術開發了封閉式平面光極設備,并成功將其應用于沉積物-水微界面、水生動植物和土壤植物根際環境的研究。
?
平面光極(PO)技術的含義:
基于熒光分析原理,可原位、實時獲取環境指標的高分辨信息。在激發光照射下,光敏物質與分析物相互作用并伴隨熒光信號(強度、壽命)變化,利用數字成像技術實時記錄其二維特征發射光譜,將被測物質的濃度進行可視化呈現,分辨率可達亞毫米。
平面光極(PO)技術的優勢:
1.原位同步監測
2.可逆性、可重復使用
3.高分辨率:空間(um)和時間(~10 s)
4.和其他高分辨技術具有互補性
pH膜測試原理
光化學傳感膜上含有一種對pH變化敏感的熒光染料,染料被固定在一種具有滲透性的聚合物基質上。H+滲透通過聚合物基質,導致熒光染料產生解離平衡。染料的酸堿形式對應不用的激發光,在不同激發光的照射下,具有不同的發射光(綠光),用CCD相機捕獲熒光的變化,通過不同激發光下的發射光強度比率定量。
O2膜測試原理
光化學傳感膜上含有一種對被溶解氧敏感的熒光染料,染料被固定在一種具有氣體滲透性的聚合物基質上。當溶解性的氧氣滲透通過聚合物與熒光染料接觸時,染料的熒光會根據氧氣濃度的變化而發生動態猝滅,熒光變化(紅光)可被CCD相機識別并記錄,根據熒光強度來定量氧氣濃度。
CO2膜測試原理
光化學傳感膜上染料以離子對形式存在,發出強烈的綠光; CO2穿過氣體滲透膜與傳感膜中的離子對反應,使離子對質子化,從而改變傳感膜的熒光強度。染料的酸堿形式對應不用的激發光,在不同激發光的照射下,具有不同的發射光(綠光),用CCD相機捕獲熒光的變化,通過不同激發光下的發射光強度比率來定量。
應用案例分享
案例一


Li et al., Sci. Total Environ., 2022
▲苦草根際覓氧區P、Fe、As與DO的二維空間分布
案例二


▲枯草生長不同階段O2和 pH的二維分布
案例三


▲隨光照強度增加,植物根際溶解氧的動態變化
案例四


▲好氧、厭氧條件下溶解氧、pH的同步變化
案例五



▲底棲動物間歇性活動造成的沉積物表層O2動態變化
案例六


▲苦草根系附近CO2的二維空間分布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