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綠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簡稱MCs)是由銅綠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等藍藻合成和分泌的一類具有生物活性的環(huán)狀七肽化合物,廣泛分布于富營養(yǎng)化的水體中。MCs因其穩(wěn)定性以及對蛋白磷酸酶的強烈抑制作用而備受關注,被認為是全球性的環(huán)境問題。MCs中最著名的變體是MC-LR(L代表亮氨酸,R代表精氨酸),它被認為是zui強的肝癌促進劑,可通過干擾脂肪代謝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進而可能引發(fā)肝癌。
銅綠微囊藻毒素的危害
銅綠微囊藻毒素的危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水體污染:MCs主要污染大型水體如太湖、滇池等湖泊,以及長江、黃河等河流。部分礦泉水和純凈水中也檢出了MCs。
食品污染:MCs可以通過水體中的螺類、貝類、魚、蝦等水產品積累,并沿食物鏈轉移,尤其是貝類的污染率較高。
保健品污染:以被MCs污染的藍藻為原料生產的螺旋藻類保健品也可能成為暴露于MCs的途徑。
對人體健康的威脅:MCs具有很強的耐熱性和耐酸堿性,煮沸和高溫烹飪均不易將其破壞和去除。長期暴露于低水平的MCs,即使在飲用水中MC–LR的平均質量濃度低于0.001 mg/L,也會對人體器官造成損害,促進腫瘤發(fā)生。
預防和治理
針對銅綠微囊藻毒素的預防和治理,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物理法:通過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膜或有機高分子合成膜組成的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等方式去除MCs。
化學法:使用次氯酸鈉、高錳酸鉀或臭氧等化學劑破壞MCs的關鍵結構來去除MCs,但這種方法存在化學劑殘留和二次污染的問題。
生物降解:利用特定微生物降解MCs,但這種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技術和效率上的挑戰(zhàn)。
我司專業(yè)提供NRC標準品關于銅綠微囊藻毒素,歡迎咨詢定購。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