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技術是十分重要的分子生物學實驗,需要對實驗環境進行嚴格的的控制,防治雜質核酸污染。德國MB公司生產的PCR Clean,即用型噴霧試劑,可以清除實驗環境中的核酸污染。
DdmDE系統的結構基礎是理解其質粒消除機制的關鍵。根據當前的研究,DdmDE系統的結構基礎可以詳細描述如下:
一、系統組成
DdmDE系統由兩個主要組件組成:DdmD和DdmE。
DdmD:一種解旋酶-核酸酶融合蛋白,具有降解質粒DNA的能力。
DdmE:一種DNA引導的原核生物Argonaute(pAgo)蛋白,負責識別并靶向質粒DNA。
二、DdmD的結構
自抑制二聚體結構:DdmD在未與DdmE結合時,以自抑制的二聚體形式存在。這種自抑制狀態確保了DdmD在不需要時不會非特異性地降解DNA。
解旋酶和核酸酶結構域:DdmD包含N端超家族2(SF2)解旋酶結構域和C端PD-(D/E)XK核酸酶結構域。這兩個結構域協同工作,解旋DNA雙鏈并切割單鏈DNA。
單粒子冷凍電鏡(cryo-EM)解析:通過cryo-EM技術,研究人員確定了DdmD二聚體的原子結構,揭示了其催化活性的關鍵機制。
三、DdmE的結構
催化失活、DNA引導的pAgo:DdmE是一種催化失活的pAgo蛋白,它使用短DNA片段(<15 nt)作為向導來靶向質粒DNA。與其他長pAgo蛋白不同,DdmE缺乏內切酶活性,因此需要通過DdmD來實現DNA切割。
結構域:DdmE具有的結構域,這有助于其穩定地與DNA向導結合,并精確識別靶標DNA。
與DdmD的相互作用:當DdmE與DNA結合時,會觸發DdmD二聚體的解體,并將單體DdmD加載到非靶標DNA鏈上。這種相互作用是DdmDE系統實現質粒降解的關鍵步驟。
四、DdmDE復合物的結構
異源二聚體復合物:在體內突變研究和體外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DdmDE復合物以異源二聚體的形式存在。其中,DdmE與gDNA-tDNA雙鏈結合,而DdmD與移位的非靶DNA(ntDNA)鏈結合。
DNA引導的靶向和降解:DdmE使用DNA向導靶向質粒DNA后,DdmD被招募到非靶標DNA鏈上,并通過ATP驅動的解旋和切割過程降解質粒DNA。
五、結論
DdmDE系統的結構基礎揭示了其如何通過DdmE的DNA引導和DdmD的解旋酶-核酸酶協同作用來實現質粒的靶向和降解。這一發現不僅為理解原核生物基因組防御系統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未來基因編輯和抗菌治療工具的開發提供了潛在的靶點。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