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凍融試驗箱是評估混凝土材料在凍融循環條件下耐久性的重要設備。其通過模擬自然環境中混凝土經歷的反復凍結與融化過程,來檢測混凝土的抗凍性能。以下是混凝土凍融試驗箱的使用與操作方法:
一、前期準備
試件制作與養護:首先,按照標準規定制作混凝土試件,并在規定養護齡期前4天,將試件放入20±2℃的飽和石灰水中浸泡。這一步驟旨在確保試件在試驗前達到穩定的物理和化學狀態。
試件處理:浸泡4天后,取出試件,用濕布擦去表面水分,并測量其橫向基頻和初始質量,作為評定抗凍性的起始值。同時,對試件進行必要的外觀描述記錄。
二、試驗設置
試件放置:將試件放入橡膠試件盒中,加入清水,確保水位沒過試件頂面1~3mm。隨后,將裝有試件的試件盒放入凍融試驗箱的試件架中。
設備檢查:檢查試驗箱內的水泵、冷凝器風機等部件是否正常運行,確保試驗箱內的溫度、濕度等參數符合試驗要求。
三、試驗過程
凍融循環:按照規定的凍融循環周期(通常為2~5小時/次)進行試驗。每次循環中,用于融化的時間不得小于整個凍融時間的1/4。
溫度控制:在凍結和融化終了時,試件中心溫度應分別控制在-18℃±2℃和5℃±2℃。這一溫度控制是確保試驗結果準確性的關鍵。
時間控制:在試驗箱內,各個位置上的每個試件從3℃降至-16℃所用的時間,以及從-16℃升至3℃所用的時間,均不得少于整個受凍或融化時間的1/2。同時,試件內外溫差不宜超過28℃。
四、數據記錄與分析
定期測量:每進行一定次數的凍融循環(如每25次),需測量試件的重量和相對動彈模量,以評估其抗凍性能。
結果判定:當試件的相對動彈模量下降至初始值的60%或質量損失率達到5%時,即認為試件已破壞,并以相應的凍融循環次數作為混凝土的抗凍等級。
數據分析:根據凍融循環次數及相應的動彈性模量,可計算出混凝土的耐久性系數,為設計選材提供參考。
綜上所述,混凝土凍融試驗箱的使用與操作需嚴格遵循標準流程,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通過這一試驗,可以科學評估混凝土的抗凍性能,為工程實踐提供有力支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