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bia碳硫分析儀作為金屬材料檢測領域的核心設備,通過高頻感應爐燃燒與紅外檢測技術,實現鋼鐵、合金等樣品中碳硫元素的高精度定量分析。其操作規程涵蓋設備準備、樣品處理、分析執行與維護保養四大環節,確保檢測結果符合ISO 9556及GB/T 223標準。
一、設備準備與校準
1.開機預熱:啟動儀器電源后,預熱時間需≥30分鐘,確保高頻感應爐溫度穩定在2000-2500℃。同步開啟氧氣供應系統,調節壓力至0.04MPa,并通過“對零”功能校準碳硫檢測池基線。
2.標準曲線校準:使用一級標準物質(如GBW01301a鋼標樣)進行三點校準。以0.05%、0.5%、2.0%碳硫含量的標樣為例,通過儀器自動滴定系統生成校準曲線,確保線性相關系數R2≥0.999。
二、樣品處理與裝載
1.樣品制備:將固體樣品研磨至200目以下,粉末樣品需用錫箔包裹(厚度≤0.1mm)以防止飛濺。稱取0.5g樣品時,使用精度0.1mg的電子天平,重復稱量3次,誤差需≤0.05%。
2.助熔劑添加:在坩堝底部鋪設0.3g硅鉬粉,隨后加入樣品與0.5g純鐵助熔劑。針對高合金鋼樣品,需額外添加0.2g鎢粒以促進燃燒。
三、分析執行與結果判定
1.燃燒分析:點擊“啟動”按鈕后,高頻爐以20MHz頻率引弧,燃燒時間控制在45-60秒。燃燒過程中,紅外檢測器實時監測CO2與SO2特征吸收峰(波長分別為4.26μm與7.4μm),數據采集頻率達100Hz。
2.結果計算
儀器自動扣除空白值后,通過公式計算含量:
①碳含量(%)=(標樣碳含量/標樣滴定體積)×試樣滴定體積
②硫含量(%)=(標樣硫含量/標樣滴定體積)×試樣滴定體積
③重復性要求:碳含量≤0.02%時,RSD≤5%;硫含量≤0.005%時,RSD≤8%。
四、維護保養與故障處理
1.日常維護:每日實驗后,清理燃燒室積灰并更換除塵濾紙。每周檢查氧氣減壓閥密封性,使用檢漏液確認無氣泡泄漏。
2.常見故障排除
①碳結果偏低:檢查碳吸收液是否渾濁(正常應為淺藍色),必要時更換并重新標定。
②硫結果波動:確認硫檢測池溫度是否穩定在110℃,若偏差>±2℃需校準溫控系統。
Horbia碳硫分析儀通過標準化操作流程,將檢測誤差控制在±0.002%碳、±0.0005%硫以內。操作人員需通過專業培訓并持證上崗,定期參與設備比對實驗(如CNAS能力驗證),確保分析結果的可追溯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