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波形發生器的校準是確保其輸出信號準確性和穩定性的關鍵環節,尤其在精密測試、通信系統仿真及科研實驗中更為重要。以下是關于其校準方式的分析:
一、軟件算法校準:預失真與迭代補償
基于預失真算法的校準方法通過軟件補償信號傳輸過程中的失真,實現可溯源校準。其核心原理是:向AWG加載一個理想波形,通過示波器測量實際輸出信號,計算實際信號與理想信號的差值作為“失真參數”。隨后,利用這些參數對原始波形進行預處理,調整AWG的輸入信號,使其輸出逼近理想波形。這一過程通過多次迭代優化,直至信號誤差接近數字示波器的測量精度。例如,某研究通過將50個正弦波疊加的合成信號加載至AWG,經過3次迭代,相對誤差最大值從10.4%降至2.3%。這種校準方法的優勢在于無需額外硬件,僅依賴現有設備即可完成高精度校準,適用于實驗室環境。
二、硬件自校準:嵌入式反饋電路
針對傳統校準依賴外部設備的問題,一種新型自校準電路通過內嵌超高速比較器、可調精密電壓源和FPGA,實現了輸出電壓擺幅的自動校準。具體流程為:
1. 通道選通與初始化:通過繼電器切換通道至校準模式,設置輸出波形類型(如正弦波、方波)及初始參數。
2. 負反饋調節:FPGA控制可調電壓源輸出基準電壓,比較器判斷通道輸出信號與基準的高低邏輯,動態調整電壓值直至匹配閾值。
3. 掃頻校準:在不同頻率點重復上述步驟,生成全頻段的校準參數表,最終寫入FPGA以實現實時補償。
該方法校準速度較快,環境適應性好,且避免了外部ADC的性能限制。
三、頻率響應校準:動態優化校準點
為解決多通道頻率響應差異導致的誤差,可采用動態頻率點選取方法。其核心是根據通道的頻響特性,在誤差波動較大的頻段密集設置校準點,而在平滑區域稀疏采樣。具體步驟包括:
1. 誤差信號分析:通過掃頻獲取頻響誤差曲線,并對其進行加窗分幀處理,計算每幀的能量均值以構建誤差包絡。
2. 分段判定:根據誤差包絡的均值設定閾值,將頻段劃分為穩定區與波動區。
3. 自適應校準:在波動區增加校準點密度,確保局部誤差有效抑制;在穩定區則降低校準點數量,提升效率。
此方法顯著減少了冗余校準點,尤其適用于多通道高頻AWG的快速校準。
四、系統級校準流程與驗證
完整的校準流程需結合軟硬件協同工作,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1. 設備檢查與連接:確保AWG輸出端口、示波器、電源等處于正常狀態,避免接觸不良或過載。
2. 參數初始化:設置輸出波形類型、頻率、幅值及直流偏移量,并通過示波器初步驗證信號質量。
3. 校準執行:根據需求選擇軟件預失真、硬件自校準或掃頻校準,記錄校準參數并存儲于設備內存。
4. 驗證與迭代:加載標準波形(如正弦波、脈沖串),對比校準前后的信號誤差,必要時重復校準流程。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