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穿透試驗儀是評估醫用防護材料(如手術衣、防護服、口罩)阻菌性能的關鍵設備,其操作規范性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以下從試驗前準備、操作流程、結果判定、維護要點四方面詳述使用細節:?
一、試驗前準備?
1. 設備狀態確認:開機預熱30分鐘,檢查氣路密封性(關閉所有閥門后壓力表無下降)、培養皿旋轉平臺運轉平穩度;驗證紫外滅菌燈有效性(照射強度≥80μW/cm²)。?
2. 樣品制備:按標準要求裁取試樣(如YY/T 0569規定直徑50mm±5mm),非織造布需避免層間剝離;陽性對照采用同材質未處理樣品,陰性對照為無菌濾膜。?
3. 菌懸液配制:選用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作為模式菌株,經37℃培養24小時后用生理鹽水稀釋至OD值0.5麥氏比濁度(約1×10? CFU/mL),現配現用。?
二、核心操作流程?
1. 定量加載菌液:將0.5mL菌懸液均勻滴加至試樣中心區域,覆蓋面積不超過試樣表面積的10%;同步設置空白對照(不加菌液的培養基)。?
2. 壓力參數設置:根據產品標準選擇試驗壓力(如防護服要求1kPa±0.1kPa),通過精密調壓閥控制氣流速度,確保壓力波動范圍≤±5%。?
3. 動態暴露過程:啟動氣源使菌液霧化穿透試樣,持續作用時間嚴格遵循標準(通常為5min±10s),期間保持培養皿勻速旋轉(轉速設定為6rpm±0.5rpm)。?
4. 收集與培養:暴露結束后立即將試樣背面的培養皿更換至新無菌培養皿,轉移至37℃恒溫培養箱倒置培養48h±2h,觀察菌落生長情況。?
三、關鍵控制要點?
污染防控:操作全程在生物安全柜內完成,佩戴無菌手套;每組試驗后更換高效過濾器,防止交叉污染。?
壓力穩定性:采用數字式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若壓力偏離設定值超過10%,需終止試驗并重新裝樣。?
平行試驗要求:每個樣品至少進行3次獨立重復試驗,計算平均穿透率,單次結果與均值偏差超過15%時需增加重復次數。?
四、結果判定與記錄?
1. 定性判斷:培養后若培養基出現典型菌落(金黃色葡萄球菌呈圓形凸起、表面光滑),則判定為穿透陽性;無可見菌落為陰性。?
2. 定量分析:對陽性結果進行菌落計數,計算單位面積穿透菌數(CFU/cm²),并與標準限值對比(如EN 13795要求≤20 CFU/cm²)。?
3. 數據追溯:完整記錄試驗日期、操作人員、設備編號、壓力曲線截圖、菌落照片等信息,建立電子檔案備查。?
五、日常維護要點?
氣路維護:每周檢查硅膠管老化程度,每月校準壓力傳感器;?
滅菌管理:每次試驗前后用75%乙醇擦拭氣路接口,季度性更換高效過濾器;?
性能驗證:每年進行設備校驗,重點核查壓力控制精度(誤差≤±3%)和氣流均勻性(CV值<5%)。?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