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邊坡安全監測是保障道路安全運營的關鍵環節。高速公路邊坡一旦失穩,可能引發交通中斷、車輛損毀、人員傷亡等嚴重后果,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對社會秩序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科學、系統地開展高速公路邊坡安全監測工作,及時掌握邊坡的穩定性狀態,對于預防邊坡失穩事故具有重要意義。
監測內容
高速公路邊坡安全監測內容豐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變形監測
變形監測是邊坡安全監測的核心內容之一,其目的是通過測量邊坡的位移變化,判斷邊坡是否處于穩定狀態。具體包括邊坡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監測。垂直位移反映邊坡的沉降或隆起情況,水平位移則體現邊坡的滑動趨勢。
應力應變監測
應力應變監測主要是通過傳感器測量邊坡內部巖土體的應力和應變變化,了解邊坡的受力狀態。當邊坡內部應力超過巖土體的強度時,可能會導致邊坡失穩。因此,應力應變監測可以提前發現邊坡的潛在危險。
水文地質監測
水文地質監測主要關注地下水的情況,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壓力、地下水水質等。地下水是影響邊坡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它會降低巖土體的強度,增加邊坡的自重,從而誘發邊坡失穩。
監測技術方法
變形監測技術
北斗監測:北斗監測是利用定位系統對邊坡監測點進行實時定位,從而獲取其位移信息。北斗監測不受天氣和通視條件的限制,可以實現全天候、自動化監測,且監測范圍廣。但其精度相對全站儀較低,適用于大范圍、中等精度的監測。
應力應變監測技術
應力應變監測主要通過布設傳感器來實現,常用的傳感器有應力傳感器、應變片、鋼筋計等。傳感器應布設在邊坡的關鍵受力部位,如坡體內部的軟弱夾層、錨桿(索)等。數據采集可以采用自動采集系統,實現對傳感器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傳輸。通過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了解邊坡的應力應變分布情況,判斷邊坡的穩定性。
水文地質監測技術
水文地質監測主要包括地下水位監測和地下水壓力監測。地下水位監測可以采用水位計,如浮子式水位計、壓力式水位計等,通過監測地下水位的變化,了解地下水的動態情況。地下水壓力監測可以采用滲壓計,布設在邊坡的不同深度和位置,測量地下水的壓力變化。同時,還可以對地下水的水質進行監測,了解地下水的化學成分,判斷其對邊坡巖土體的腐蝕性。
監測點布設原則
監測點的布設應遵循以下原則:
1. 代表性:監測點應布設在能夠準確反映邊坡變形和受力情況的關鍵部位,如坡頂、坡腳、坡體中部、軟弱夾層出露處、錨桿(索)錨固點等。
2. 系統性:監測點的布設應形成一個完整的監測網絡,能夠全面反映邊坡的整體變形和受力狀態。
3. 經濟性:在滿足監測精度和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監測點的數量,降低監測成本。
4. 穩定性:監測點應布設在穩定的位置,避免因自身變形影響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5. 易操作性:監測點應便于布設、觀測和維護,保證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般來說,坡頂應布設一定數量的監測點,以監測坡頂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坡腳應布設監測點,監測坡腳的隆起和水平位移;坡體中部應根據邊坡的地質條件和地形地貌布設監測點,反映坡體的變形情況。監測點的數量和密度應根據邊坡的規模、復雜程度和監測精度要求確定。
監測流程
前期準備工作
1. 現場勘查:對邊坡進行詳細的現場勘查,收集邊坡的地質資料、地形地貌資料、工程設計資料等,了解邊坡的地質條件、結構特征、周邊環境等情況。對邊坡的穩定性進行初步評估,確定監測的重點區域和監測項目。
2. 制定監測方案:根據現場勘查結果和監測要求,制定詳細的監測方案,包括監測項目、監測技術方法、監測點布設、監測頻率、數據采集和處理方法、預警閾值等。監測方案應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和針對性。
3. 布設監測點和設備:按照監測方案的要求,在邊坡上布設監測點,并安裝相應的監測設備。在安裝過程中,要確保監測設備的精度和穩定性,并對設備進行調試和校準。
監測過程中的數據采集與傳輸
監測設備安裝完成后,進入數據采集階段。根據監測方案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監測頻率對監測點進行數據采集。數據采集可以采用自動采集系統,實現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傳輸。對于人工采集的數據,要及時整理和錄入計算機系統,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數據處理與分析
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是監測工作的重要環節。首先要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剔除異常值和錯誤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趨勢分析,了解邊坡的變形和受力變化規律。可以采用專業的數據分析軟件,如 MATLAB、SPSS 等,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繪制變形曲線、應力應變曲線等,直觀反映邊坡的狀態。
預警與反饋
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當監測數據達到預警閾值時,應及時發出預警信號。預警信號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如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等,不同等級的預警對應不同的應急措施。同時,要將監測結果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和單位,為邊坡的治理和維護提供依據。相關部門和單位接到預警信號后,應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如封閉交通、撤離人員、組織搶險等,防止事故的發生。
不同類型邊坡的監測重點
巖質邊坡
巖質邊坡的監測重點主要包括邊坡的巖體變形、結構面的開合度和錯動情況、錨桿(索)的應力變化等。巖質邊坡的穩定性主要取決于巖體的完整性和結構面的特征,因此要重點監測結構面的變化情況,如節理、裂隙的發育情況和位移情況。
土質邊坡
土質邊坡的監測重點主要包括邊坡的整體變形、坡體的沉降和隆起、地下水的變化等。土質邊坡的穩定性受地下水影響較大,因此要加強對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壓力的監測,同時關注坡體的表面裂縫發育情況。
新技術在監測中的應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一些新技術在高速公路邊坡安全監測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監測工作提供了更高效的手段。
1. 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監測設備的互聯互通,通過傳感器、無線通信網絡等,將監測數據實時傳輸到數據中心,實現對邊坡的實時監控和遠程管理。物聯網技術可以提高監測的自動化程度和效率,減少人工干預,降低監測成本。
2. 大數據技術: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海量的監測數據進行存儲、處理和分析,挖掘數據中隱藏的信息和規律,為邊坡的穩定性評估和預警提供更科學的依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建立邊坡穩定性預測模型,提高預警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3. 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可以對監測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預測。通過訓練機器學習模型,可以實現對邊坡變形和失穩的自動識別和預測,提高監測的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與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形成智能化的監測系統,為高速公路邊坡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總之,高速公路邊坡安全監測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監測技術和方法,遵循科學的監測流程,根據不同類型邊坡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監測方案。同時,要積極采用新技術,不斷提高監測的精度和效率,及時發現邊坡的安全隱患,為高速公路的安全運營提供有力保障。
武漢中地恒達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地恒達,英文縮寫ZDHD),是依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所屬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及技術力量組建設立,公司位于武漢市光谷芯中心,主要從事地質災害監測設備,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及設備,工程監測儀器,工程監測軟件,自動控制系統及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技術服務。公司技術團隊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45%(正教授2人,博士2人,碩士6人。
中地恒達產品應用領域包括地質災害、能源、電力、交通、水利、市政等。目前擁有自主研發硬件產品包括北斗GNSS接收機、導輪式固定測斜儀、雙軸傾角計、無線低功耗傾角計、無線傾角加速度計、危巖體崩塌計、無線裂縫監測一體機、地下水位監測一體機、降雨量監測站、數字信號采集儀、振弦信號采集儀、輸油氣管道應力監測系統、防護網監測系統、高支模監測系統、基坑降水監控系統等。軟件產品包括中地恒達監測云、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大壩安全監測預警平臺、橋梁安全監測預警平臺、露天礦山安全監測預警平臺、監測APP軟件、監測小站(微信小程序)、垂直度檢測APP軟件等。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