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品包裝材料(藥包材)行業中,密封性能是確保藥品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核心指標。微小的泄漏可能導致微生物侵入、水分滲透或活性成分氧化,進而引發藥效下降甚至嚴重的安全隱患。LEAK-V1微泄漏密封性測試儀成為藥包材行業質量控制的關鍵工具。本文將結合標準與行業實踐,解析LEAK-V1在藥包材檢測中的常用標準及檢測方法。
一、常用標準體系
1、國際通用標準:ASTM F2338-24
該標準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制定,是真空衰減法的依據,并被FDA納入USP<1207>指導原則。其核心要求包括:
檢測靈敏度:需達到0.02 Pa·mL/s或更低,可識別微米級漏孔(直徑≥5μm)。
設備驗證:需使用標準漏孔或氣體流量計定期校準,確保系統精度。
適用范圍:覆蓋玻璃瓶(西林瓶、安瓿瓶)、塑料容器、預充針、輸液袋等剛性與軟性包裝。
2. 中國行業標準:GB/T 27728
作為等效采用ASTM F2338的國家標準,GB/T 27728針對無菌醫療器械包裝(如輸液瓶、凍干產品包裝)的密封性檢測提出以下要求:
真空度范圍:10-100 Pa(可根據包裝類型調整)。
數據管理:需滿足GMP要求,支持重復性測試驗證。
環境控制:強調濕度控制(避免水分揮發干擾)和標簽去除(確保瓶身清潔)。
3. 藥典規范:USP<1207>與國家藥典委9628文件
美國藥典(USP)明確將真空衰減法列為包裝完整性測試的方法之一,適用于注射劑、眼用制劑等無菌產品。中國國家藥典委9628文件進一步細化要求:
檢測限:直徑≥5微米的漏孔。
操作規范:需預設多級真空進行梯度測試,測試腔與樣品間隙越小,分辨率越高。
結果判定:壓力升高值超過預定閾值即判定為泄漏。
二、核心檢測方法:真空衰減法
1、檢測原理
將樣品置于密閉測試腔中抽真空,通過監測腔體內壓力變化判斷泄漏:
無泄漏:腔體壓力保持穩定。
存在泄漏:樣品內氣體通過漏孔進入腔體,導致壓力上升。
2. 操作流程(以LEAK-V1為例)
樣品準備:
清潔樣品表面,去除標簽和污染物。
確保樣品干燥,避免水分干擾。
參數設置:
根據標準選擇測試模式(如ASTM F2338-24或ISO 11607-1)。
設置真空度范圍(如10-100 Pa)、測試時間(如10-60秒)和滲入時間。
測試執行:
將樣品放入測試腔下腔,上腔自動壓緊形成密封環境。
啟動真空泵,抽真空至目標壓力。
監測壓力變化曲線,系統自動判斷是否泄漏。
結果分析:
生成包含壓力曲線、泄漏率和判定結果的報告。
支持數據導出和審計追蹤,符合FDA 21 CFR Part 11要求。
3. 技術優勢
非破壞性檢測:測試后樣品可繼續使用,降低高價值藥品(如生物制劑)的檢測成本。
高靈敏度:可檢測低至5微米的泄漏孔徑,遠超傳統方法(如色水法)。
智能化操作:7寸彩色觸控屏實時顯示壓力曲線,系統自動判斷實驗結束和合格性。
多級真空測試:支持梯度測試,模擬不同海拔或運輸條件下的密封性能。
結語
LEAK-V1微泄漏密封性測試儀憑借其符合國際標準的檢測方法、高精度傳感器和智能化操作,已成為藥包材行業質量控制的工具。通過嚴格遵循ASTM F2338、ISO 11607和中國藥典等標準,企業可確保藥品包裝的密封性能,為患者安全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