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前半小時,實驗室開始彌漫著微妙的輕松感。我哼著歌把沾著培養基的培養瓶挨個倒扣進洗瓶機籃架,像插花似的調整好間距。按下啟動鍵的瞬間,熟悉的"嘀——"聲響起。聽見艙內噴淋臂旋轉的嘩嘩聲,輕松地回到工位等待下班——這場景在一年前簡直無法想象。
當初主任宣布要買洗瓶機時,我內心是拒絕的。"機器能比我更懂頑固污漬?"第一次試用時,我舉著洗好的容量瓶對著燈光找茬,瓶底玻璃紋路清晰得像剛拆封,連磨口塞的螺紋縫都找不到半點甘油殘留。最打臉的是上周處理染菌燒杯:手工刷洗兩遍還有殘留,丟進機器選了個"生物污染加強模式",85℃熱水沖完再烘干,檢測報告居然顯示無污染。那天我默默把用了五年的試管刷扔進了雜物箱。
以前最怕周五洗瓶子。下午三點開始刷洗積攢一周的器皿,腰快斷的時候,窗外天色已經擦黑。現在?下班前三十分鐘把最后個離心管卡進支架,設置好清洗程序,30分鐘就搞定了清洗任務。洗四十個錐形瓶,手工耗時60分鐘,機器只要30分鐘——省下的半小時夠我跑完電泳,甚至還能溜去休息室啃個蘋果。
剛開始對著觸屏界面緊張得像考試,實際用起來原來這么簡單:選程序,啟動,搞定。
現在經過洗瓶間,總會順手擦擦洗瓶機外部的污垢。那些曾讓我手腕發酸的玻璃山,如今在旋轉的水流中閃著溫潤的光。這臺方頭方腦的鐵家伙早不是冷冰冰的機器,而是托住實驗室運轉的無聲地基。它或許不懂細胞傳代也不明白色譜原理,卻用滾燙的熱水和精確的轉速,默默守護著所有實驗的起點——潔凈的玻璃器皿,以及我們不再被重復勞動困住的雙手。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