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濁度傳感器的量程漂移(即傳感器在測量不同濃度標準液時,實際讀數與理論值的偏差隨濁度升高而呈現規律性偏離,如線性度變差、斜率改變),主要與光學系統非線性、硬件性能衰減、標定誤差及工況干擾等因素相關。以下是具體原因分析:
一、光學系統的非線性變化
光源強度衰減的非線性
激光或 LED 光源長期使用后,發光強度會逐漸衰減,但衰減過程并非萬全線性。例如,低功率時衰減較慢,高功率時衰減加速,導致:
低濁度段(如 0~0.5 NTU)信號衰減較小,讀數偏差不大;
高濁度段(如 1~5 NTU)因光源強度不足,散射光信號被低估,表現為量程末端讀數偏低(即 “斜率變小”)。
光學元件污染的累積效應
鏡片表面的污染物(如微生物膜、礦物質沉積)會同時吸收和散射光線,且這種影響隨濁度升高而加劇:
低濁度時,污染物的散射作用較弱,對讀數影響較小;
高濁度時,污染物會額外吸收部分散射光,導致傳感器對真實濁度的響應靈敏度下降,讀數普遍偏低(如 5 NTU 標準液僅顯示 4.5 NTU),形成量程漂移。
光路散射角度的偏移
傳感器的散射光探測器通常針對特定角度(如 90°)設計,若光源與探測器的相對位置因震動、溫度形變發生微小偏移,會導致:
低濁度時,散射光較弱,角度偏移的影響不明顯;
高濁度時,散射光分布范圍擴大,角度偏移導致探測器接收的光信號比例改變(如接收過多或過少),使高濃度段讀數與真實值的偏差增大(如 10 NTU 標準液顯示 9 NTU 或 11 NTU)。
二、硬件與電子系統的性能衰減
探測器靈敏度的非線性下降
光電探測器(如光電二極管)的靈敏度會隨使用時間下降,且對強光(高濁度對應的強散射光)的響應衰減可能更快:
低濁度時,散射光信號弱,靈敏度下降的影響較小;
高濁度時,探測器對強光的轉化效率降低,導致信號放大后的讀數偏低,形成量程末端的漂移(如線性關系從 “y=1.0x” 變為 “y=0.95x+0.02”)。
信號放大電路的增益漂移
傳感器的信號放大電路(如運算放大器、可變電阻)負責將微弱的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并放大。若元件老化(如電阻精度下降、電容漏電),會導致放大增益隨信號強度變化而不穩定:
低濁度對應弱信號,增益偏差影響較小;
高濁度對應強信號,增益異常(如增益不足)會導致讀數被壓縮,表現為高濃度段的線性偏差(如 5 NTU 實際顯示 4.8 NTU,10 NTU 顯示 9.5 NTU,偏差隨濃度升高而增大)。
溫度對電子元件的影響
溫度波動不僅影響光學系統,還會改變電路中半導體元件的特性(如三極管的放大倍數、二極管的導通電壓):
低濁度測量時,信號處理電路負荷低,溫度影響較弱;
高濁度時,電路需處理更強的信號,溫度敏感性增加,可能導致增益隨溫度波動而偏移,進而引發量程漂移(如溫度每升高 5℃,10 NTU 讀數偏差增加 0.1 NTU)。
三、標定與操作因素
標定標準液的誤差
若標定時使用的標準液存在問題:
低濃度標準液(如 0.1 NTU)不準確,可能僅影響零點;
高濃度標準液(如 5 NTU)濃度偏差(如實際為 5.2 NTU 卻按 5 NTU 標定),會直接導致高濁度段的量程漂移(如測量真實 5 NTU 水樣時顯示 4.8 NTU)。
標準液保存不當(如受污染、濃度隨時間變化)也會引發類似問題。
標定流程不完整
低濁度傳感器通常需要兩點或多點標定(如零點 + 1 NTU+5 NTU),若僅標定零點和低濃度點(如 0 和 1 NTU),未對高濃度點校準:
光學系統或電路的非線性誤差會在高濁度段累積,導致量程漂移(如理論線性關系被誤判為非線性,高濃度段讀數偏離)。
安裝與流通池污染
傳感器流通池內壁若有結垢或殘留污染物,會對高濁度水樣的散射光產生 “疊加效應”:
低濁度時,水樣本身散射弱,流通池污染的影響可忽略;
高濁度時,水樣散射光與流通池污染的散射光疊加,導致讀數偏高(如 5 NTU 實際顯示 5.3 NTU),且偏差隨濁度升高而增大。
總結
量程漂移的核心是傳感器對不同濁度的響應特性發生非線性變化,其根源包括光學系統衰減、電子元件老化、標定誤差及工況干擾。對于低濁度傳感器(通常量程≤10 NTU),量程漂移會直接影響測量精度(如 0.5 NTU 的偏差在 5 NTU 測量中即為 10% 誤差)。解決方式包括:定期清潔光學元件、采用多點標定修正非線性、控制環境溫度波動,以及在高濁度段增加校準頻率。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