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體穩態傳熱性能檢測設備的試驗操作步驟
墻體穩態傳熱性能檢測設備的試驗操作需嚴格遵循國家標準(如 GB/T 34343-2017《建筑圍護結構穩態傳熱性能檢測方法 熱流計法》),核心目標是通過J準控制檢測條件、規范操作流程,確保獲取符合 “穩態條件” 的Y效數據,Z終計算墻體傳熱系數(K值)。以下是詳細試驗操作步驟:
一、試驗準備階段
1、技術資料收集與現場勘查
1.1明確檢測墻體的基本信息:類型(外墻、分戶墻等)、構造層次(如基層、保溫層、飾面層)、尺寸及所在位置(朝向、樓層)。1.2勘查現場環境:排查是否存在顯著熱干擾源(如空調外機、暖氣片、陽光直射區域、通風口),確保測點遠離熱橋(如門窗洞口、梁柱邊緣),距離墻體邊緣≥0.5m。1.3確認檢測周期內的天氣條件:優先選擇室外溫度波動較小的時段(如陰天或夜間),避免強風、暴雨等J端天氣影響穩態條件。
2、設備檢查與校準確認
2.1檢查核心設備狀態:熱流傳感器(外觀無破損、引線完好)、溫度傳感器(Pt100 或熱電偶,精度符合 ±0.1℃要求)、數據采集主機(電量充足、顯示屏正常、存儲功能完好)。2.2核查校準證書:確保傳感器和主機在法定計量機構的校準Y效期內(通常校準周期為 1 年),校準項目覆蓋量程內關鍵點位。
二、測點布置與傳感器安裝
1、測點數量與位置確定
1.1按標準要求布置測點:每個獨立檢測單元(如同一面外墻)的測點數量≥3 個,測點均勻分布在墻體代表性區域(避開局部缺陷或干擾區)。1.2標記測點位置:用記號筆在墻面標記傳感器安裝中心點,確保熱流傳感器與溫度傳感器的安裝位置對應(熱流傳感器覆蓋墻面溫度測點)。
2、熱流傳感器安裝
2.1清潔墻面:用干布擦拭測點區域,Q除灰塵、油污,確保墻面平整(若局部不平整,可鋪墊薄型導熱硅膠墊填充間隙)。2.2固定傳感器:熱流傳感器采用薄型設計(厚度≤3mm),用高溫膠帶或磁性吸盤緊密貼合墻面,確保傳感器與墻面無空氣間隙(間隙會引入額外熱阻,導致測量誤差)。注意傳感器的熱流方向標識(需與實際傳熱方向一致,如外墻檢測時 “室外側” 朝向室外)。
3、溫度傳感器安裝
3.1墻面溫度傳感器:緊貼熱流傳感器的內、外側表面(或對應墻面位置),用膠帶固定,確保與墻面緊密接觸,避免暴露在空氣中。3.2空氣溫度傳感器:室內、外空氣溫度傳感器需分別置于檢測墻體附近的空氣環境中(距離墻面≥0.5m,避免受墻面輻射影響),室外傳感器需加裝遮陽、防雨罩,防止陽光直射或雨淋;室內傳感器需避開熱源(如燈具、電器)和氣流擾動(如空調出風口)。
三、設備連接與參數設置
1、電路連接與檢查
1.1連接傳感器與主機:按設備說明書將熱流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的引線通過屏蔽線纜接入數據采集主機的對應接口,確保接線牢固、無松動(屏蔽層需單端接地,減少電磁干擾)。1.2通電測試:開啟主機電源,檢查各傳感器信號是否正常(熱流、溫度數值顯示穩定,無跳變或異常值),若存在信號異常,需重新檢查接線或更換傳感器。
2、檢測參數設置
2.1采樣間隔:根據穩態監測需求設置,通常為 1~10 分鐘 / 次(推薦 5 分鐘,兼顧數據密度與存儲容量)。2.2穩態判定閾值:按標準預設穩態條件 —— 連續 12~24 小時內,熱流密度(q)波動≤±5%,且墻體兩側溫差(ΔT)波動≤±5%。2.3數據存儲設置:確認主機存儲路徑,開啟自動存儲功能,確保數據無間斷記錄。
四、環境控制與穩態監測
1、檢測環境控制
1.1室內環境穩定:關閉檢測區域的門窗,避免自然通風或強制通風(如空調、風扇),保持室內溫度相對穩定(波動≤±1℃/h);若為分戶墻檢測,需確保兩側房間溫度差異穩定(通常≥5℃)。1.2室外干擾隔離:室外測點區域若有強風,可搭建臨時防風屏障(低導熱材料),減少氣流對墻面熱交換的影響;避M檢測期間墻面被陽光直射(可遮擋或選擇夜間檢測)。1.3記錄環境參數:同步記錄檢測期間的室外風速、日照強度、室內外溫濕度等,作為數據修正的依據(如風速>0.5m/s 時需評估對熱流的影響)。
2、穩態條件監測與判定
2.1實時觀察數據:通過主機顯示屏或配套軟件實時監控熱流密度、墻面溫差、空氣溫差的變化曲線,記錄數據波動情況。2.2滿足穩態要求:當連續 12~24 小時內,熱流密度波動≤±5% 且溫差波動≤±5% 時,判定達到穩態條件,可停止監測;若未滿足,需延長監測時間(Z長不超過 72 小時),直至穩態達成。2.3異常處理:若出現傳感器脫落、數據跳變、電源故障等異常,需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重新開始監測(需重新計算穩態持續時間)。
五、數據記錄與處理
1、原始數據采集
1.1導出完整數據:穩態達成后,通過 UsB、藍牙或數據線將主機存儲的原始數據(含熱流、各溫度測點數值、采樣時間)導出至計算機,格式為 Excel 或 CSV。1.2記錄關鍵信息:同步記錄檢測日期、時間、墻體信息、測點位置、環境參數(風速、日照、室內外溫度)、設備型號及校準信息等,作為報告依據。
2、數據計算與Y效性判定
2.1計算傳熱系數:根據穩態階段的Y效數據,按公式 計算(
為穩態熱流密度平均值,
為墻體兩側平均溫差)。2.2數據Y效性檢查:剔除異常值(如因干擾導致的瞬時跳變數據),確保參與計算的數據均來自穩態持續階段;若穩態持續時間不足或數據波動超閾值,需判定檢測無效并重新試驗。
六、試驗收尾與報告編制
1、設備拆除與現場整理
1.1A全拆除設備:關閉主機電源,斷開傳感器接線,小心拆除熱流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避免損壞傳感器),清理墻面殘留膠帶或痕跡。1.2設備收納:將傳感器、主機、線纜等按規范收納,檢查設備完好性,為下次使用做準備。
2、檢測報告編制
2.1報告內容需符合標準要求:包括工程概況、檢測依據(如 GB/T 34343-2017)、設備信息、測點布置圖、穩態數據曲線、計算過程、傳熱系數結果、環境影響分析及結論等。2.2報告審核:確保數據記錄完整、計算無誤、結論明確,經檢測人員和審核人員簽字后歸檔。
七、關鍵注意事項
1、傳感器安裝的緊密性是核心:熱流傳感器與墻面的空氣間隙會顯著增大測量誤差,需嚴格控制安裝質量。
2、穩態條件是結果Y效性的前提:務必確保熱流和溫差波動滿足標準閾值,避免因急于結束試驗導致數據無效。
3、環境干擾需全程控制:檢測期間需持續監測室內外環境變化,B要時采取隔離措施,減少外界干擾對穩態的破壞。
八、總結
通過以上規范操作,可確保墻體穩態傳熱性能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建筑節能評估、保溫工程質量驗收提供科學依據。要想了解更詳細的試驗操作步驟,可隨時聯系河北天棋星子檢測設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