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氣動風門控制裝置的執行機構是實現風門物理動作的核心部件,其以壓縮空氣為動力,通過機械結構的協同運作,將氣動能量轉化為風門的開啟、關閉動作,同時配合控制邏輯保障運行穩定性。以下從結構組成、動力傳遞、動作控制及適配特性四方面詳細說明其工作機制。
執行機構的核心構成包括驅動元件、傳動組件和輔助裝置,各部分功能明確且相互配合:
驅動元件:主要為雙作用氣缸,由缸筒、活塞、活塞桿、端蓋等組成。缸筒內部通過活塞分為無桿腔和有桿腔兩個獨立氣室,壓縮空氣通過不同氣室的進氣與排氣實現活塞的往復運動。氣缸的缸徑和行程根據風門尺寸、重量及開啟角度設計,確保輸出足夠推力或拉力。
傳動組件:包含連桿、搖臂、轉軸等機械部件。活塞桿通過連桿與搖臂連接,搖臂固定在風門的旋轉軸上,當活塞桿伸縮時,通過連桿帶動搖臂繞轉軸轉動,進而驅動風門實現開啟或關閉的旋轉動作。部分平移式風門將活塞桿直接與風門框架連接,實現直線推拉動作。



輔助裝置:包括緩沖裝置、密封件和限位組件。緩沖裝置(如氣缸端蓋內置的緩沖墊或節流孔)可在活塞運動至行程末端時減速,避免硬沖擊;密封件(活塞密封圈、活塞桿密封圈)防止氣室漏氣,保證壓力穩定;限位組件(機械擋塊或行程開關)限定風門最大開啟角度和關閉位置,確保動作精準。
執行機構的工作依賴壓縮空氣的壓力差驅動機械運動,具體流程如下:
當控制單元發出 “開啟風門” 指令時,控制閥組切換氣流路徑,壓縮空氣經管路進入氣缸的無桿腔。此時無桿腔內壓力升高,推動活塞向有桿腔方向移動,活塞桿隨之伸出。活塞桿的直線運動通過連桿傳遞至搖臂,搖臂繞轉軸旋轉并帶動風門同步轉動,直至風門達到設定的開啟角度,此時控制單元切斷進氣,活塞停止運動,風門保持開啟狀態。
當需要關閉風門時,控制單元指令控制閥組切換氣流方向,壓縮空氣轉而進入氣缸的有桿腔,無桿腔則通過排氣口與大氣連通。有桿腔內的壓力推動活塞反向移動,活塞桿縮回,通過連桿和搖臂帶動風門反向旋轉。在關閉過程中,緩沖裝置會降低風門接近關閉位置時的速度,減少與門框的碰撞力度,最終風門閉合,活塞復位,完成關閉動作。
執行機構并非獨立工作,而是與控制單元的邏輯指令緊密協同,實現安全可靠的動作控制:
互鎖配合:當一組風門的執行機構接收到開啟指令并動作時,控制單元會向另一組風門的執行機構發送鎖閉信號,通過切斷其進氣通路或機械鎖止,確保另一組風門的執行機構無法動作,實現風門互鎖,防止風流短路。
狀態反饋:執行機構上安裝的行程開關或位置傳感器會實時檢測活塞位置或風門狀態,并將信號反饋至控制單元。例如,當風門 開啟或關閉后,傳感器向控制單元發送到位信號,控制單元據此停止供氣,避免過度驅動。
應急響應:若遇到氣源中斷或控制故障,執行機構可通過內置的復位彈簧或重力輔助裝置實現緊急關閉。部分氣缸設計有彈簧復位功能,當氣源壓力消失時,彈簧彈力推動活塞復位,驅動風門關閉,保障通風系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