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維護保養
(一)清潔與消毒
1. 清潔:
每次使用后,應立即清潔凍干機的凍干腔室、隔板及托盤等部件,避免殘留物腐蝕設備或污染后續樣品。使用干凈的軟布或海綿,沾取溫和的清潔劑(如75%的酒精或專用消毒劑)進行擦拭,但需注意避免使用腐蝕性溶劑。清潔完成后,務必擦干干燥腔室,防止水分殘留。
2. 消毒:
定期對凍干機內部進行深度消毒處理,特別是干燥室和冷凝器等關鍵部件,以清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防止污染樣品。
(二)檢查密封性
1. 門封條檢查:
每次使用前,仔細檢查凍干機腔室門密封圈是否完好,查看有無裂紋、老化或變形現象。若發現密封圈損壞,應及時更換,以確保凍干腔室的密封性,維持腔內的真空度和溫度穩定性。
2. 真空度檢測:
在啟動真空泵后,觀察真空度下降的速度。如果真空度無法達到設備規定的標準,或者下降速度過快,需仔細排查是否存在泄漏點。可使用專業的檢漏設備或方法,對凍干機的真空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包括各管路、閥門、連接處等,確保系統的密封性。
(三)真空泵維護
1. 油位與油質檢查:
每次使用后,通過真空泵上的油窗檢查真空泵油的狀況及油標高度。如果油標低于下限,應及時加油。同時,觀察油質是否清澈透明,若油質渾濁或乳化(含水),需立即更換新油。對于短時停機的情況,要確保泵內油液能夠覆蓋內部零件,起到保護作用;而對于長期停用的真空泵,則應排空舊油,防止油質變質對泵造成損害。
2. 定期更換真空泵油:
根據凍干機的使用頻率和廠家推薦,常規使用建議每3 - 6個月更換一次真空泵油。如果設備處于高頻率使用狀態,或者處理的樣品含水量較高,應適當縮短更換周期。更換真空泵油時,需先排空舊油,然后清洗泵體,最后注入廠家指定型號的新油,確保真空泵的潤滑性能良好,延長其使用壽命。
二、定期維護保養
(一)制冷系統
1. 制冷劑檢查與補充:
定期監測制冷劑的壓力,觀察其是否在正常范圍內。如果制冷劑壓力出現異常波動,可能是系統發生了泄漏或壓縮機出現故障。此時,應聯系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檢查和維修。同時,通過液管視鏡觀察制冷劑是否有氣泡,若氣泡較多,說明制冷劑不足,需及時補充。
2. 冷凝器清潔與除霜:定期清理冷凝器表面的灰塵和污垢,確保其散熱良好。可以使用壓縮空氣或軟毛刷進行清潔,避免使用硬物刮擦,以免損壞冷凝器的散熱片。對于有自動除霜功能的設備,要檢查除霜功能是否正常運行;若設備無自動除霜功能,則需在停機后手動除霜,防止冰層過厚影響制冷效率。
3. 壓縮機檢查:
檢查制冷壓縮機的運行狀態,包括其聲音、振動情況以及高壓壓力、高壓排氣溫度、油壓壓力、壓縮機的回霜程度、運行電機的電流等運行工況參數。正常運轉時,壓縮機聲音平穩、振動較小,各項參數應在規定的范圍內。若發現異常噪音、劇烈振動或參數超標,應及時聯系專業維修人員進行處理,避免損壞壓縮機。
(二)電氣系統
1. 線路檢查:定期查看凍干機的電氣線路,檢查電線是否有破損、老化現象,插頭和插座是否接觸良好,各電氣元件是否有過熱、燒焦的痕跡。若發現問題,應立即切斷電源,由專業電工進行維修,防止因電氣故障引發安全事故。
2. 電器元件檢查:檢查電氣控制系統中的各個元件,如繼電器、接觸器、傳感器等,確保它們的工作狀態良好。查看元件的接線是否牢固,有無松動或氧化腐蝕的情況,并及時緊固或更換受損的零件,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3. 控制室清潔:保持凍干機控制室的清潔,避免灰塵和污垢堆積影響控制設備的散熱和運行性能。同時,要確保控制室處于適當的溫度和相對濕度范圍內,為計算機等控制設備提供良好的運行環境,防止因環境因素導致控制系統的故障。
(三)其他部件
1. 橡膠件檢查與更換:
每月檢查凍干機的所有橡膠閥和密封墊,查看其是否出現老化、變形及損壞等情況。如果發現橡膠件有損壞,應及時更換,以確保設備的密封性和正常運行。
2. 傳感器校準:按照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定期對凍干機的溫度傳感器、真空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關鍵部件進行校準,確保其測量精度。校準工作建議由廠家或專業技術人員操作,以保證校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從而保障凍干工藝的穩定性和產品質量。
三、長期停用維護
1. 設備清潔與干燥:
在長期停用前,應對凍干機進行全面的清潔和干燥處理。排空腔室、冷凝器及管道內的殘留水分,防止腐蝕或微生物滋生。斷開電源,覆蓋防塵罩。
2. 真空泵保護:排空泵內舊油并清洗,注入少量新油后手動盤轉泵軸數次,形成保護膜。
3. 環境控制:設備存放于干燥、通風環境,避免高溫或潮濕。
四、注意事項
1. 安全操作:維護前務必斷電,佩戴防護手套/眼鏡。
2. 耗材更換:定期更換空氣過濾器(如有)、密封圈等易損件。
3. 記錄日志:詳細記錄每次維護時間、內容及異常情況,便于故障追溯。
4. 專業服務:涉及制冷劑、電路板等復雜維修時,聯系專業技術人員。
綜上:
通過規范的維護保養,可顯著降低凍干機的故障率,確保凍干工藝的穩定性和樣品質量。建議企業參考設備手冊并結合實際使用情況制定個性化維護計劃。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