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頂之不同類型千斤頂的使用介紹第十一部
當千斤頂的徑向游隙無法用塞尺測量時,可測量千斤頂在軸向的移動量,來代替徑向游隙的減小量。通常情況下,如千斤頂內圈為圓錐孔,則在圓錐面上的軸向移動量大約是徑向游隙縮小量的15倍。千斤頂的徑向游隙,有些使用后不合格是可以調整的,如大噸位千斤頂、圓錐鴨嘴式千斤頂;有些則是在制造時已按標準規定調好,使用后不合格也不能再調整,如機械壓千斤頂為背對背使用的一對千斤頂。今測得一千斤頂寬端面處內、外圈尺寸矩為+0。07mm,另一千斤頂寬端面處內外圈子尺寸差為+0。08mm,內隔圈厚度為6。25mm,求外隔圈子厚度。外隔圈厚度=6。25+(0。07+0。08)=6。40(mm)測量尺寸時,每個千斤頂測量三次,間隔120°測一次,zui后取其平均值。圖2—7為串聯排列使用的一對千斤頂。今測得一千斤頂寬端面處內外圈尺寸差為+0。16mm,另一千斤頂窄端面處內外圈尺寸差為—0。12mm,內隔圈厚度為6。25mm,求外隔圈厚度。外隔圈厚度=6。25+(0。16—0。12)=6。29(mm)第二種是感覺法此法主要靠實踐經驗確定內外隔圈厚度。常見的感覺法有三;一是先將外隔圈圓柱面按120°分別鉆三個直徑為2—3mm的小孔,并將成對的兩面套依其使用方式(背對背、面對面或串聯排序)加入內外隔圈,千斤頂上部壓一等于預加載荷的鐵塊,然后用1。5mm左右的小棒,順次通過三個小孔觸動內隔圈,檢查內外隔圈在兩端面間的阻力。憑手感覺,內外隔圈阻力應相似,否則可研磨隔圈端面。二是以左手中指和食指壓緊兩套千斤頂(約等于50左右預加載荷),消除其全部間隙,右手指分別撥動內、外隔圈,確定阻力是否相似。三是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緊兩套千斤頂,消除其全部間隙,用一手中指伸入千斤頂內孔,撥動原先放偏的內隔圈,檢查其阻力與外圈是否相似。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