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絕緣漆的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機電器用絕緣漆和絕緣技術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電工設備來說,絕緣漆是一種*的材料,其質量好壞,對電工設備的技術經濟指標和運行壽命起著關鍵的作用,人們常把絕緣材料比喻為“電機的心臟”。在電氣設備中,絕緣漆的用量占全部材料的比例是相當可觀的,以汽輪發電機為例,用于絕緣的材料費占發電機全部材料費用的1/3~1/2。
1907年,貝克萊德試制出酚醛樹脂。這種樹脂具有較好的電性能和耐熱性性,利用這樣的特性,先后試制成以酚醛樹脂為基礎的浸漬漆,浸漬纖維制品和層壓制品。從20世紀30年代起,以加成聚合物為中心的合成樹脂得到迅速發展。這期間研究成功的樹脂有縮醛樹脂、氯丁橡膠、聚氯乙烯、聚丁烯、丁苯橡膠、增塑聚氯乙烯、三聚氰胺、低密度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20世紀40年代有機硅樹脂的合成成功,并開始工業化生產,隨之發展了一系列以硅樹脂為基礎的H級絕緣漆。美國電工協會(AIEE)因此在點擊絕緣耐熱等級中增加了H級。接著不飽和樹脂、環氧樹脂、粉云母紙的研究成功是近代絕緣材料發展史中的一次重大變革,而且為19世紀50年代大量應用鋪平了道路。但是,隨著新的絕緣漆的應用,各種放電腐蝕問題也隨之突出,因而對聚合物的各種電性能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在20世紀60年代,以美國宇航員技術為轉機,發展了一系列含芳環和雜環的耐熱樹脂,例如聚酰亞胺、聚苯并咪唑、聚芳酰胺、聚酰亞胺、聚酰胺亞胺、聚苯醚、聚酚醚等,分別用來制造涂料包線、層壓板、薄膜,這些材料的耐熱等級均為H級或更高。
20世紀80年代是新能源開發的時代,各種新的能源裝置相繼投入工業應用,磁流體發電、受控熱核發電、超導體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高溫染料電池等一些新能源裝置要求采用新的絕緣方式和絕緣漆,這一領域的開發研究將是今后絕緣漆科學技術的基礎研究之一。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