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坍落度試驗
一、混凝土坍落度實驗目的
混凝土由各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攪拌而成。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是一項綜合性的指標,它包括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性能。由于它的內涵較為復雜,根據我國的現行標準規定,采用“坍落度”和“維脖稠度”來測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這里先進行“坍落度”試驗。(本試驗適用于坍落度值不小于 10mm,骨料粒徑不大于40mm混凝土伴和物)。
二、混凝土坍落度實驗設備和儀器
用金屬材料制成的標準坍落度筒和彈頭型搗棒(圖4—1 )、鐵鍬、直尺、鏝刀、磅稱等。
標準坍落度筒和彈頭型搗棒(圖4—1 )
三、混凝土坍落度實驗步驟
1、按比例配出15Kg拌和材料,(如水泥:1.9Kg; 砂:4.2Kg;石:7.7Kg; 水:1.2Kg。)將它們倒在拌板上并用鐵鍬拌勻,再將中間扒一凹洼,邊加水邊進行拌和,直至拌和均勻。
2、用濕布將拌板及坍落度筒內外擦凈、潤滑,并將筒頂部加上漏斗,放在拌板上。用雙腳踩緊踏板,使其位置固定。
3、用小鏟將拌好的拌和物分三層均勻的裝入筒內,每層裝入高度在插搗后大致為筒高的三分之一。頂層裝料時,應使拌和物高出筒頂。插搗過程中,如試樣沉落到低于筒口,則應隨時添加,以便自始至終保持高于筒頂。每裝一層分別用搗棒插搗25次,插搗應在全部面積上進行,沿螺旋線由邊緣漸向中心。在筒邊插搗時,搗棒應稍有傾斜,然后垂直插搗中心部分。每層插搗時應搗至下層表面為止。
4、插搗完畢后卸下漏斗,將多余的拌和物用鏝刀刮去,使之與筒頂面齊平,筒周圍拌板上的雜物必須刮凈、清除。
5、將坍落度筒小心平穩地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歪斜,提離過程約5~10s 內完成,將筒放在拌和物試體一旁,量出坍落后拌和物試體zui高點與筒的高度差(以mm為單位,讀數至5mm),即為該拌和物的坍落度(如圖4—2所示)。從開始裝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個過程在150s內完成。
坍落度試驗(圖4—2)
6、當坍落度筒提離后,如試件發生崩坍或一邊剪壞現象,則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如第二次仍然出現這種現象,則表示該拌和物和易性不好,應予記錄備案。
7、測定坍落度后,觀察拌和物的下述性質,并記錄。
粘聚性:用搗棒在已坍落的拌和物錐體側面輕輕敲打,如果錐體逐步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石子離析,則為粘聚性不好的表現。
保水性:當提起坍落度筒后如有較多的稀漿從底部析出,錐體部分的拌和物也因失漿而骨料外露,則表明保水性不好。如無這種現象,則表明保水性良好。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