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部細胞生物學教研室主任胡以平教授課題組,實現了小鼠成纖維細胞向肝干細胞分化的重編程,并證明了這一方法所產生的肝干細胞,與活體內自然存在的肝干細胞具有相似的生物學特性。
肝干細胞是肝臟中數量極少、但可分化產生肝細胞和膽管上皮細胞的“種子細胞”。這兩種細胞可以參與肝臟細胞的自然更新和肝臟組織的損傷修復,對肝臟的正常結構和功能的維持具有重要作用。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胡以平在乙肝轉基因小鼠的研究中意識到肝干細胞的存在并開始研究。隨后,他特別關注了肝干細胞與肝臟疾病、特別是與終末期肝病的關系,并意識到基于肝干細胞的細胞治療方法,可能有效治療終末期肝病。
2009 年,課題組聯合內蒙古大學、中科院生化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動物研究所和健康科學研究所等,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等項目支持下,采用細胞重編程的研究策略,從參與肝臟器官發生和肝干細胞干性維持的調控因子中,篩選到了兩個可將小鼠成纖維細胞轉化為肝干細胞的調控因子,由此建立了在實驗室里制備肝干細胞的技術體系。他們證明了采用這種體系所產生的肝干細胞可在實驗室里大量擴增,并具有參與損傷肝臟修復的功能。
這一研究為人類肝臟疾病的細胞治療、新藥開發和組織工程等的發展奠定了新基礎。
目前,課題組正致力于研究轉化研究。何志穎認為,如果成功,各種肝臟疾病將可能利用患者自身細胞制備肝干細胞,再將其移植回患者體內,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