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電位差計介紹
用于直流電路測量電壓的電位差計。又稱直流補償器。分為經典式直流電位差計和直流電流比較儀式電位差計兩大類。
直流電位差計原理和結構
1841年,J.C.波根多爾夫提出一種補償方法, 使被測電壓Ex與大小已知且可調的另一電壓(稱為補償電壓或標準電壓)按相同極性對接,調節標準電阻器R 使檢流計G指零,則對接的兩根導線中沒有電流,此時Ex被補償,Ex與補償電壓相等:Ex=IR,已知電流I和電阻R 即可求得Ex。
補償電壓是恒定電流I在三端可變標準電阻器R上產生的,這是波根多爾夫的*種補償方法──恒定電流法。若令圖中電阻R不變而改變電流I,同樣可以得到大小已知且可調的補償電壓,這是波根多爾夫的第二種補償方法──恒定電阻法。
經典式直流電位差計以電阻網絡為基礎,主要采用波根多爾夫的*種補償方法(圖2), 也可采用第二種或兼容*、第二種補償方法。為了將電流I標定到一個準確的固定數值,直流電位差計中設置了由標準電池Ex、標準電阻器Rx組成的另一個補償電路:當開關K在位置N時,改變調節電阻r使檢流計G指零,得到;測量時,開關K放在位置X,調節標準電阻器R使檢流計指零,得到。是兩個電阻的比值,只要這個比值(而不是每一個個別的電阻器保持較高的準確度和穩定性,測量得到的數據的準確度就很高。這是直流電位差計比較容易做到較高的測量準確度的主要原因,也是直流電位差計按元件自檢的根據。
直流電位差計包括 3個電路:測量電路即R、G和Ex;電流調定電路即Rx、Ex和G;輔助電源E和其調節電路即E、r,其中r是一個調節細度很高的網絡。通常,G、E和Ex都是外接的。準確度較高的直流電位差計還有防泄漏屏蔽電路和靜電屏蔽電路。產生補償電壓的標準電阻器R,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多樣化的電阻網絡,可構成多種直流電位差計的電路,例如測量低電壓的迪塞霍斯特電路、維納電路,測量高電壓的福伊斯納-布魯克斯電路等。
直流電位差計使用
直流電位差計主要用于測量(或比較)電壓,或已轉換為電壓的各種電量、電參數。其主要優點是測量時不從被測回路取出電流,也無電流注入被測回路。當被測電壓的大小超過電位差計的測量上限(一般只有幾伏)時,要用分壓器先將被測電壓分壓,然后進行測量。用直流電位差計測量被測電流在已知的標準電阻器上產生的電壓降,可以間接測量電流。用直流電位差計比較四端電阻時,可以*消除電位端引線的影響。使用直流電位差計時,夏天因相對濕度較大,應注意消除泄漏電流的影響;冬天因相對濕度較低,應注意防止靜電引起的干擾。測量低電壓時,還應注意消除溫差電動勢等雜散電動勢的影響。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