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錨固法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儀使用方法
1、首先是選擇測點,測點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1、每一構件應均勻布置 3 個測點,zui大拔出力或zui小拔出力與中間值之差大于中間值的 15%時,應在zui小拔出力測點附近再加測 2 個測點;
1.2、測點應優先布置在混凝土澆筑側面,混凝土澆筑側面無法布置測點時,可在混凝土澆筑頂面布置測點,布置測點前,應清除混凝土表層浮漿,如混凝土澆筑面不平整時,應將測點部位混凝土打磨平整;
1.3、相鄰兩測點的間距不應小于 300mm,測點距構件邊緣不應小于 150mm;
1.4、測點應避開接縫、蜂窩、麻面部位,且后錨固法破壞體破壞面無外露鋼筋。
1.5、測點應標有編號,必要時宜描繪測點布置的示意圖。
2、選好測點后開始鉆孔:
鉆孔機可采用金剛石薄壁空心鉆或沖擊電錘。金剛石薄壁空心鉆宜有水冷卻裝置。鉆孔機宜有控制垂直度及深度的裝置。在鉆孔過程中,鉆頭應始終與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
成孔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
2.1、鉆孔直徑應為(27±1)mm;
2.2、鉆孔深度應為(45±5)mm。
3、清孔與錨固:
3.1、鉆孔完畢后,應清除孔內粉塵。如采用金剛石薄壁空心鉆鉆孔,應使孔壁清潔、干燥。
3.2、注膠定位圓盤宜設有注膠孔、排氣孔和持壓漏斗。 注膠定位圓盤
3.3、應能保證錨固件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可確定錨固深度。
3.4、應將注膠定位圓盤與錨固件連接后注射錨固膠。待錨固膠固化后,方可進行拔出試驗。后錨固法檢測后,應及時對檢測造成的構件破損部位進行有效修補。
4、拔出試驗與注意事項:
4.1、拔出試驗過程中,施加拔出力應連續、均勻,其速度應控制在(0.5~1.0)kN/s。
4.2、施加拔出力至拔出儀測力裝置讀數不再增加為止,記錄極限拔出力,至 0.1kN。
4.3、后錨固法試驗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試驗裝置脫落。
5、當后錨固法試驗出現以下異常情況之一時,應作詳細記錄,并將該值舍去,在其附近補測一個測點。
5.1、后錨固法破壞體呈非完整錐體破壞狀態;
5.2、后錨固法破壞體的錐體破壞面上,有顯著影響檢測精度的缺陷或異物;
5.3、反力支承圓環外混凝土出現裂縫。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