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測試設備需求
一、高度模擬
1.01.試驗條件:
試驗電池和電池組必須在壓力等于或低于11.6千帕和環境溫度(20±5
℃)下存放至少6小時。
1.02.試驗結果:如果無重量損失、無滲漏、無排氣、無解體、無破裂和無
燃燒,并且每個試驗電池或電池組在試驗后的開路電壓不小于其在進
行這一試驗前電壓的90%。電池和電池組即符合這一要求。有關電壓
的要求不適用于*放電狀態的試驗電池和電池組。
二、溫度試驗
2.01.試驗要求:試驗電池和電池組在試驗溫度等于75±2℃下存放至少6小時,接著在試驗溫度等于-40±2℃下存放至少6小時。兩個試驗溫度之間的zui大時間間隔為30分鐘。這一程序須重復10次,接著將所有試驗電池和電池組在環境溫度( 20±5℃)下存放24小時。對于大型電池和電池組,暴露于試驗溫度的時間至少應為12小時。
2.02.試驗結果:如果無重量損失、無滲漏、無排氣、無解體、無破裂和無
燃燒,并且每個試驗電池或電池組在試驗后的開路電壓不小于其在進
行這一試驗前電壓的90%。電池和電池組即符合這一要求。有關電壓
的要求不適用于*放電狀態的試驗電池和電池組。
三、振動:
3.01.試驗要求:電池和電池組以不使電池變形以便正確地傳播振動的方式
緊固在振動機平面上。振動應是在正弦波形,頻率在7和200Hz之
間擺動再回到7Hz的對數掃頻為時15分鐘。這一振動過程須對三個
互相垂直的電池安裝方位的每一個方向都重復進行12次,總共為時3
小時。其中一個振動方向必須與端面垂直。
對數掃頻為:從7HZ開始保持1gn的zui大加速度直到頻率達到18
HZ。然后將振幅保持在0.8mm(總偏移1.6mm)并增加頻率直
到zui大加速度達到8gn(頻率約為50HZ)。將zui大加速度保持在8gn
直到頻率增加到200Hz。
3.02.試驗結果:如果無重量損失、無滲漏、無排氣、無解體、無破裂和無
燃燒,并且每個試驗電池或電池組在試驗后的開路電壓不小于其在進
行這一試驗前電壓的90%。電池和電池組即符合這一要求。有關電壓
的要求不適用于*放電狀態的試驗電池和電池組。
四、外短路
4.01.試驗要求:待試驗電池或電池組的溫度必須予以穩定使其外殼溫度達到55±2℃,然后使電池或電池組在55±2℃下經受總外阻小于0.1歐姆的短路條件。這一短路條件應在電池或電池組外殼溫度回到55±2℃后繼續至少1小時。電池或電池組必須再觀察6小時才結束試驗。
4.01.試驗要求:待試驗電池或電池組的溫度必須予以穩定使其外殼溫度達到55±2℃,然后使電池或電池組在55±2℃下經受總外阻小于0.1歐姆的短路條件。這一短路條件應在電池或電池組外殼溫度回到55±2℃后繼續至少1小時。電池或電池組必須再觀察6小時才結束試驗。
4.02.試驗結果:電池或電池組如果外殼溫度不超過170℃并且在進行這一試驗后6小時內無解體、無破裂和無燃燒,即符合這一要求。
五、撞擊
5.01.試驗要求:
5.01.試驗要求:
A.試樣電池或電池組放在平坦表面上。一根φ15.8mm的棒橫放在試樣的中心。一塊9.1千克的重錘從610±25mm高處落到是試樣上。待受撞擊的圓柱形或棱柱形電池的縱軸應與平坦表面平行并與橫放在試樣中心的φ15.8mm彎曲表面的縱軸垂直。
B.棱柱形電池還必須繞縱軸轉動90°以便其寬側面和窄側面都經受撞擊。每一試樣只經受一次撞擊。每次撞擊都使用不同的試樣。
C.硬幣形或鈕扣形電池經受撞擊時,試樣的平面應與平坦表面平行并
且φ15.8mm的彎曲表面橫放在其中心。
5.02.電池和組成電池如外部溫度不超過170℃并且在進行這一試驗后6小
時內無解體和無燃燒,即符合這一要求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