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胚胎干細胞有助神經修復
美國威斯康星州大學科學家在《發育》雜志上撰文說,他們已經成功從人類胚胎干細胞中培育出了能產生髓磷脂的細胞,這一發現為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開辟了新的前景。
研究人員培育出的這種細胞叫少突膠質細胞,它負責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產生髓磷脂。髓磷脂在神經纖維周圍形成絕緣層保護神經,并加快神經沖動的傳遞。髓磷脂喪失或受到損壞會產生像多發性硬化這樣的嚴重后果,因為沒有髓磷脂神經就會失去相互之間傳遞神經沖動的能力,其功能就得不到正常發揮。
與人類干細胞不同,利用小鼠的胚胎干細胞形成少突膠質細胞相對容易一些,研究人員經常將小鼠的胚胎干細胞暴露于一種叫Sonic Hedgehog的蛋白里使其在胚胎的脊髓中產生少突膠質細胞。研究人員張蘇春博士和同事證明,利用人類胚胎干細胞和這種蛋白也可以產生少突膠質細胞,只是時間相對長一些,大約需要14周時間,而小鼠只需2周時間。此外,兩者之間還有另外一種不同:促使小鼠胚胎干細胞發育成少突膠質細胞的生長因子Fgf2實際上會延緩人類胚胎干細胞成為少突膠質細胞的速度。
張博士說,這一發現十分意外,細胞對同一種因子的反應會有差別,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過去十年里許多有關人類神經干細胞培育少突膠質細胞的研究不能成功的原因。
張博士認為這一發現也具有臨床價值。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產生相對豐富的、用來修復髓鞘的少突膠質細胞的前體細胞。通過這一研究發現也讓我們認識到,在用動物研究人類生物學方面是有差別的。在這一點上,產生自人類胚胎干細胞或多能干細胞的人類少突膠質細胞為將來藥物篩選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