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體系建設不斷深化 新藥研發不斷加速 中醫藥科創成果喜人
2025年01月10日 17:35:49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4622

根據全國中醫藥科技工作會議公布的信息顯示,“十三五”以來,中央財政投入中醫藥領域超160億元,為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中醫藥人才的培養,中醫藥平臺的建設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也收獲了許多創新成果。
中醫藥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如今已經逐漸發展成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獨特的戰略性產業。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除了出臺了諸如《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外,還加大了對中醫藥科研、教育、產業等方面的投入,以此來鼓勵中醫藥創新,提升中醫藥的防病治病能力。而這一系列的努力也幫助中醫藥科技工作收獲了累累碩果。
根據全國中醫藥科技工作會議公布的信息顯示,“十三五”以來,中央財政投入中醫藥領域超160億元,為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中醫藥人才的培養,中醫藥平臺的建設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也收獲了許多創新成果。
基礎研究方面,除了在中醫藥原創理論的科學闡釋與認識上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外,臨床醫療也有重要突破,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代謝問題、消化異常等領域,中醫藥醫臨床評價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尤其是疫情期間,中醫藥更展示出了其獨特的優勢。根據相關報道,“2023年以來,基于循證證據和大量臨床實踐,遴選發布了50個中醫治療優勢病種、52個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100項適宜技術、100個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
除此之外,在中醫藥科技創新以及中醫藥科研工作推進方面,中醫藥領域獲批建7個全國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并且有一大批重大平臺相繼被組建起來。中藥新藥研發進程也有了明顯加速。據統計,2021年以來有40個中藥獲批上市,其中包括了16個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
而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中醫藥將繼續圍繞現代科學進行發展,以防病治病能力為基本目標,結合傳統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科學技術,發揮中醫藥的實用價值。并且將繼續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成果,助力中醫藥新品研發、中藥劑型改良、中藥制藥工藝創新;利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賦能中藥全產業鏈,讓中醫藥產出更智能,也更符合綠色標準。
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中醫藥會在現代科學的幫助下發揮出更大的潛力,為大眾健康提供幫助,而綠色、安全也將成為未來中醫藥的代名詞,保障我們的生活。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碘普羅胺注射液作為一款常用的造影劑,正面臨著復雜的國內市場競爭局面,同時也蘊含著廣闊的市場前景。近期,魯南貝特制藥的碘普羅胺注射液...2025-08-05 15:59:18
-
2025年以來,醫藥板塊在經歷長期估值調整后,正迎來明顯的結構性修復。公募基金一季報數據顯示,醫藥生物重倉比例為9.05%,雖環比...2025-08-04 15:24:00
-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終止三項細胞療法合作管線,分別是通過收購得到的TCR-T療法NT-125,以及兩款CAR-T療法AZD5851和...2025-07-31 15:24:32
-
2025年7月,恒瑞醫藥與GSK達成的120億美元合作協議,創造了中國創新藥海外授權的新紀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2025-07-31 15:22:45
-
據悉,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原料藥項目累計投入募集資金1.79億元,項目已簽訂合同待支付尾款金額共計611.07萬元,剩余募...2025-07-29 16:02:50
-
今年上半年,美國FDA已批準16款創新藥上市涵蓋腫瘤、罕見病、感染、眼科等治療領域。而在7月,又有大批藥企宣布新藥已獲FDA批準臨...2025-07-28 16:09:1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