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機器人產權保護備受重視 彌補短板需三方發力
2019年01月23日 09:24:07
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 點擊量:13349

在機器人研發和產權有所進展的同時,產權保護問題卻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提及,未來,機器人產業的知識產權該如何保護?值得我們探索和思考。
【中國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近年來,在自動化生產需求加速釋放,人口紅利因素影響加大的背景下,我國伴著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熱潮,自身的機器人市場化發展也迎來不斷壯大。據2018年新發展情況顯示,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連續六年成為大需求和應用市場,服務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和潛力轉換持續加快,同時特種機器人也在加速應用領域的開拓與深入。
這些階段性成果的取得,離不開政府、企業的共同助力,正是兩者對于市場布局和領域研發的高度關注,才促進了產業發展的日漸成熟。不過,在機器人研發和產權有所進展的同時,產權保護問題卻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提及,未來,機器人產業的知識產權該如何保護?機器人產業標準化應該怎么建設?值得我們探索和思考。

機器人產權保護引重視 短板補齊需三方助力
機器人產權保護引起重視
2013年以來,我國逐漸成為較大的機器人產業市場,5年間市場發展年均增速接近30%,產業規模超過70億美元,機器人的發展態勢十分迅猛。在此期間,為了滿足不斷上漲的應用需求,以及應對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政府和企業將發展的重點,調整到技術實力的打造與提升之上,自主研發和申請受到高度重視。
受此影響的結果是,多年來我國的申請和自主產權取得了明顯的增長,機器人申請無中生有、從少到多,取得了后發而先至的發展。據2017年發布的《機器人知識產權藍皮書(篇)》顯示,我國申請量同期已超過13.7萬件,約占總量的30%,排名超越日本、美國、歐洲等先進國家。
但申請增多有喜亦有憂,喜的是這體現出我國機器人技術水平的快速進步,憂的則是保護和知識產權保護難度加大。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打開讓國內外交流和溝通變得愈發密切,導致企業間關于的紛爭不斷加劇,這不僅大大增加了我國和產權保護的壓力,同時也讓有關機器人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化建設迫在眉睫。
三大難題制約標準化建設
針對機器人產業發展加速,知識產權和自主數量增多,以及產權內外紛爭加劇的現狀,如今我國已經在積極的從法律和標準的角度予以規范與解決。
據了解,國家通過分別設立的機器人裝備分技術、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全國特種作業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等四個委員會,已經制定和發布了100多項國家標準。不過,這樣的標準化進程不能算迅捷和完善,只能說是有了“零的突破”,未來,我國對于產權保護和保護的標準化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大。
但在進一步完善的過程中,我國還需要解決制約發展的三大難題。
首先是在產品研發過程中,要提升從業人員對于標準化的認識和理解,讓他們知道機器人標準化是什么、能解決什么問題;其次是針對產品的特點和功能,有效的總結與解決共性化和個性化問題,讓產品的共性、個性與標準能和諧共存;后是在關鍵技術指標方面,要理清標準制定的方法和思路,從語言、邏輯、構架等方面,讓標準能夠被廣大群眾所理解而實現“現代傳播”。
總而言之,機器人產權和保護的標準化建設,不能脫離了用戶、產品和市場應用,只有做到了對這三者的全面覆蓋和一一對應,才能推動標準的有效制定與實施,才能讓中國標準真正的為中國產品和權益謀取福利。
如何改善產權保護現狀?
當然,除了國家層面的標準化建設之外,推動機器人產權保護的發展,我們還可以從企業、行業等其他層面進行出發,通過多個主體、不同角度的協同促進,合力改善現有發展狀況。
比如,企業可以通過收購、合并國外先進企業,引進融合先進技術與經驗,提升自己的水平,增強企業產權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國家還可以設立相應的產權保護中心,建成集申請、授權確權、調解執法、預警導航于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此外,行業也可自發組建產權聯盟,通過知識產權資源整合和戰略運用,加強知識產權合作,發揮聯盟集體力量,推動市場的良性競爭發展。
綜上所述,產權保護現狀的改善是一個大工程和長期作戰,國家政策和標準化建設是主力部隊,同時企業、行業、地方政府等的助力也是重要的協作部隊,只要將兩大部隊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就不愁我國的產權保護不能取得長足發展。
編輯點評
為了滿足不斷上漲的應用需求,以及應對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政府和企業將發展的重點,調整到技術實力的打造與提升之上,自主研發和申請受到高度重視。有關機器人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化建設迫在眉睫。國家政策和標準同步出力,才能保證知識產權健康發展。
(原標題:機器人產權保護引重視 短板補齊需三方助力)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上海香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正式獲批“國家標準驗證點(香料香精化妝品)”,這是我國香料香精化妝品領域設立的首個且唯...2025-07-09 11:44:40
-
2025 年 7 月 5 日至 8 日,中國材料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超 30000 名專業觀眾和 500 多家國...2025-07-08 15:21:38
-
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國際深空探測學會在安徽合肥成立,這也是落戶安徽的首個國際組織。2025-07-08 15:11:32
-
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道路車輛 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 場景評價與測試用例生成》近日正式發布。2025-07-08 11:22:54
-
近日,浙江省經濟與信息化廳就做好2025年度浙江省首批次新材料認定工作發布通知。2025-07-04 09:46:01
-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錦屏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國際合作研究計劃專項2025年度項目指南。2025-07-03 15:14:45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