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七部門印發意見支持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
2025年08月08日 10:38:32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2514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國家藥監局印發《七部門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腦機接口產業高質量發展。
腦機接口是一種不依賴傳統外周神經和肌肉組織,直接在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通信通道的技術。其核心目標是實現大腦信號的解碼與外部設備的智能控制,為人類與機器的交互開辟全新維度。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國家藥監局印發《七部門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腦機接口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意見發布信息截圖
《意見》提到,當前腦機接口已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推動腦機接口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有利于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對于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有重要意義。
為此,《意見》明確了兩個發展目標。到2027年,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進的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和標準體系。電極、芯片和整機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腦機接口產品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生活消費等加快應用。打造2至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開拓一批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
到2030年,腦機接口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體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為了實現兩個發展目標,《意見》部署了一系列重要任務,這些任務主要可以分為5個方向,分別是加強基礎軟硬件攻關、打造高性能產品、推動技術成果應用、壯大創新主體、提升產業支撐能力。
其中,加強基礎軟硬件攻關要從創新腦信號傳感元件、突破關鍵腦機芯片、夯實軟件工具底座三方面實現突破。開展高集成度電子封裝技術研究促進高集成度元器件的研發;加快突破混合范式協同控制技術,打造范式編碼軟件;開展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解碼算法研究,打造高性能的神經解碼軟件。
《意見》明確了高性能產品包括感知評估類產品、情緒檢測類產品、控制交互類產品、安全識別類產品、神經調控類產品以及感知重建類產品,還提出打破行業應用壁壘,加快創新成果落地,是推進高性能產品發展,推動技術成果應用的關鍵。強調要加強試驗驗證平臺建設,提升檢測和中試能力,加速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挖掘腦機接口產品在工業制造應用,加快腦機接口產品在醫療健康應用,探索掘腦機接口產品在生活消費應用。
《意見》提出,要發展壯大腦機接口領域領軍企業,支持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促進腦機接口中小企業創新供給。同時凝聚產學研各界優勢力量,完善創新載體。引導創新要素向基礎好、潛力大的地區匯聚,立足各地特色和產業優勢,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集聚發展,構建跨領域協作的創新環境。
《意見》明確要強化標準引領,建立腦機接口技術標準體系,布局標準化發展路線圖;健全安全保障,持續推動倫理研究,建立健全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治理體系,促進技術創新和科技倫理協調發展;優化人才培養,加強相關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布局建設未來技術學院、現代化產業學院等特色學院。并指出要加強政策支持,加強腦機接口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推動布局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強化協同攻關能力,加快產業化落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最近,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領導的國際團隊在太陽能電池材料上獲得了重要突破,開發出一種新型耐用的太陽能電池,并且這種新的電池在室內光照條...2025-08-13 14:36:09
-
開發低成本、低溫SOFC是SOFC研發領域的一個重點課題。而就在近日,該課題收獲了重要突破——日本九州大學研究團隊研制出可在300...2025-08-12 15:35:39
-
本源量子團隊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基于量子邊編碼技術,提出新的藥物分子性質預測應用,并在“本...2025-08-11 10:53:15
-
為了進一步推進機械工業數字化轉型,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機械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2025-08-06 13:35:51
-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第587次發射 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成功進入運行軌道
8月4日18時21分,衛星互聯網低軌07組衛星在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的幫助下,于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并順利進入預定軌道。2025-08-05 10:32:0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