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標定制 | 根據客戶需求定制 |
---|
晶圓刻蝕清洗設備是半導體制造工藝中的關鍵設備,主要用于去除晶圓表面的薄膜材料(如氧化硅、氮化硅、金屬層)及工藝殘留污染物,確保芯片性能與良品率。其技術融合了濕法化學腐蝕、干法等離子體刻蝕、超聲波清洗及兆聲波空化等多種工藝,覆蓋前道光刻膠剝離、后道封裝清潔等全環節需求。
一、核心功能與技術特點
多工藝兼容設計
濕法刻蝕模塊:采用SC-1(硫酸+雙氧水)、SC-2(鹽酸+雙氧水)等標準配方,精準去除光刻膠、氧化物及金屬污染,支持8-12英寸晶圓適配。
干法刻蝕模塊:集成等離子體增強反應(RIE/PECVD),通過CF?、SF?等氣體實現圖形化刻蝕,適用于深硅刻蝕或精細結構加工。
復合清洗流程:兆聲波(1MHz高頻)與超聲波(40kHz低頻)協同作用,剝離納米級顆粒(≤0.1μm),減少化學液依賴并降低表面損傷風險。
高精度控制與均勻性保障
溫控系統:電加熱搭配PID算法,實現±0.3℃溫度波動控制,確保化學反應穩定性,避免局部過熱或腐蝕不均。
流體動力學優化:旋轉噴淋臂(360°全覆蓋)與溢流槽設計,保證化學液在晶圓表面均勻分布,提升窄間隙(如鰭片結構)清洗效果。
顆粒過濾技術:多級過濾系統(0.2μm濾芯+UF超濾膜),結合在線顆粒監測(如激光計數器),實時反饋潔凈度數據。
智能化與自動化能力
人機交互界面:觸摸屏預設標準工藝參數(如SC-1清洗時間10min、溫度60℃),支持自定義配方存儲與遠程監控。
聯機通信:RS-485接口對接光刻機、鍍膜機等設備,實現自動化生產節拍匹配,減少人工干預。
數據追溯系統:記錄每批次晶圓的清洗時間、化學液用量及潔凈度檢測結果,滿足ISO/SEMI標準要求。
二、安全與環保設計
防泄漏與防護措施:雙套管結構(內管輸液、外管監測泄漏)、PFA材質槽體耐腐蝕,緊急排空閥防止溢流,透明觀察窗實時監控液位。
廢氣處理系統: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裝置處理揮發性氣體(如硫酸霧、有機溶劑),符合環保排放標準。
節能與資源回收:純水循環利用率≥80%,化學液分類回收率≥90%,真空干燥能耗較傳統烘箱降低40%。
三、應用場景與行業價值
前道制程:光刻膠剝離后的有機物清除、銅互連結構清洗、柵極氧化層腐蝕,直接影響器件電性能與可靠性。
封裝:TSV(硅通孔)刻蝕后殘留物清理、扇出型封裝(Fan-out)中的臨時鍵合膠去除。
功率半導體:碳化硅(SiC)、氮化鎵(GaN)晶圓的粗化處理,提升外延層附著力。
光伏領域:單晶硅片切割液殘留清洗,減少EL測試中的隱裂缺陷。
四、設備優勢總結
高潔凈度:清洗后表面顆粒數≤3顆/cm2(Class 5標準),金屬污染<0.1nm,滿足EUV光刻前處理要求。
低損傷率:兆聲波非接觸式清洗避免機械劃痕,晶圓翹曲變化≤0.2μm,電參數偏移<0.05%。
靈活適配:模塊化設計支持定制化腔室數量(如單片機4-8腔)、化學液路擴展及特殊氣體刻蝕需求。
合規性:符合SEMI S8/S2、ISO 14644-1潔凈度標準,適配車規級AEC-Q200及醫療級器件生產需求。
該設備通過精密控制、多工藝協同及智能化管理,解決了傳統清洗工藝的效率低、一致性差、污染風險高等問題,成為半導體制造中保障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的核心裝備。